[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船舶自动应急操舵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7342.3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0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戈佳威;朱亦冰;王一博;晁艺莹;王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5/04 | 分类号: | B63H25/04;B63B45/00;B63B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包姝晴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模块 操舵 决策模块 信息采集模块 操舵系统 大型船舶 警报模块 自动应急 船舶碰撞 发送 指令 应急 船舶驾驶台 报警信息 避免碰撞 船舶流量 过滤信息 快速判断 人为失误 时间节点 信息融合 自动执行 警报 船舶 沿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船舶自动应急操舵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信息处理模块,与信息采集模块连接,接收信息采集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识别需要避免碰撞的船舶;警报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接收信息处理模块发送的报警信息,向船舶驾驶台发出警报;决策模块,分别与信息处理模块和警报模块连接;决策模块接收信息处理模块发送的过滤信息,计算得到操舵的时间节点,并判断是否发出操舵指令并进行相应控制;操舵模块,与决策模块连接,接收决策模块发出的操舵指令,以实现应急操舵。本发明可快速判断操满舵方向并自动执行,实现应急操舵,适用于船舶流量较大的沿海区域,可以有效避免紧急情况下人为失误引起的船舶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自动驾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船舶自动应急操舵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航行环境复杂、船舶流量大、驾驶不规范等原因,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船舶驾驶的技术难点和事故多发地。事故原因包括船员的疏忽或失误、无法迅速应对突发事件、措施采取不及时等主观因素以及船舶体积大、变向不灵活、操作不便、驾驶难度较高等技术因素。特别是船舶在沿海航行时,由于警报系统受小船(多为渔船)干扰,报警频繁,影响船舶正常驾驶,更有甚者会关闭警报,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电子海图显示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等现代先进技术被应用于船舶航行领域,大大提升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这些的系统只具有发现潜在威胁的能力,却不能实现自动化处理,需要船员手动操作才能排除威胁。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自动避碰技术逐步受到关注,由于技术、成本、可靠性、复杂性(算法)等众多因素,依旧尚未全面普及且质量参差不齐。
为避免船舶发生海上事故,尤其是保障大型船舶的沿海航行安全,急需设计一套简单有效的自动应急操舵系统。操满舵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利用船舵的反作用力使船舶瞬时偏离操舵方向一段距离,普遍用于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to Closest Point ofApproach,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ime to ClosestPoint of Approach,TCPA)接近0时,避免两船碰撞或直接碰撞,但操舵时机往往依靠船员经验和直觉。利用这一原理设计自动应急操舵系统,可以降低自动避碰技术的复杂性,提高操作可靠性,同时避免紧急情况下由于船员疏忽或判断不准导致的船舶碰撞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大型船舶自动应急操舵系统及其方法,该船舶自动应急操舵系统包含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警报模块、决策模块和操舵模块,当在船舶碰撞之前(最近会遇距离DCPA或最近会遇时间TCPA接近0时),可快速判断操满舵方向并自动执行,适用于船舶流量较大的沿海区域,可以有效避免紧急情况下人为失误引起的船舶碰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船舶自动应急操舵系统,该系统包含:
信息处理模块,其与信息采集模块连接,接收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识别需要避免碰撞的船舶;
警报模块,其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发送的报警信息,向船舶驾驶台发出警报;
决策模块,其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和所述警报模块连接;所述决策模块接收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发送的过滤信息,计算得到操舵的时间节点,并判断是否发出操舵指令并进行相应控制;
操舵模块,其与所述决策模块连接,接收所述决策模块发出的操舵指令,以实现应急操舵。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获取的信息包含船舶信息和环境信息;
所述环境信息包含ARPA雷达信息、水流信息、风向信息的一种及多种,分别通过ARPA雷达、水流感知系统、风向感知系统进行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7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划桨及艇
- 下一篇:一种带舵的深海轮缘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