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岸-船态势信息交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5801.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发;张晶晶;冯金生;宋晔;刘乃道;武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雨晴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导航系统 岸基 信息交互系统 监控系统 信息交互 分析管理 航线信息 技术特点 监管部门 融合处理 协同作业 信息共享 监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岸‑船态势信息交互系统,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岸基态势监控系统和多条船舶的船舶态势导航系统,所述岸基态势监控系统分别与多条船舶的船舶态势导航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多条船舶的船舶态势导航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实现了岸基对多条船舶的周边态势信息,监控航线信息进行监控并对态势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显示,实现兄弟船舶之间的态势信息共享,提高了监管部门对船舶的分析管理能力,增强了兄弟船舶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航监控技术领域,涉及导航信息交互系统,尤其是一种船-岸-船态势信息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岸基监控系统对船舶的监控,对船舶的管理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理,保证船舶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船舶动态管理模式还处在手动输入阶段,随着电子海图的发展,船舶监控更加直观,船位信息自动显示在电子海图上,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但是管理部门对船舶的了解主要停留在位置等基本导航信息层面,对周围的气象环境和监控航线以及目标态势信息了解较少。而且船舶之间通信主要靠电台和AIS进行通信,无法共享周边目标态势,为了提高监管部门的分析能力,以及兄弟船舶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岸-船态势信息交互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无船-岸-船态势信息交互系统,能够实现岸基与多船舶的通信和周边目标态势监控,以及在兄弟船舶之间共享态势信息的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船-岸-船态势信息交互系统,包括岸基态势监控系统和多条船舶的船舶态势导航系统,所述岸基态势监控系统分别与多条船舶的船舶态势导航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多条船舶的船舶态势导航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而且,所述岸基态势监控系统包括岸基监控软件模块、服务器模块、第一远程通信系统模块;所述岸基监控软件模块的输入端与服务器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访问服务器模块获得气象预报和电子海图的数据信息;该岸基监控软件模块还与第一远程通信系统模块相连接,用于向第一远程通信模块发送命令建立链接请求;该第一远程通信系统模块通过卫星通信或者无线宽带通道分别与多条船舶的船舶态势导航系统相连接,实现与多条船舶的信息通信;
而且,所述船舶态势导航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导航接口处理单元、态势处理单元模块和第二远程通信系统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北斗、GPS、电罗经、光纤罗经、计程仪、测深仪、气象仪、AIS、导航雷达和监控雷达,该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与导航接口处理单元相连接,用于对所接收的传感器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所述导航接口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态势处理单元模块相连接,用于对导航信息、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进行处理显示,并对目标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形成融合目标;所述态势处理单元模块还与第二远程通信系统模块相连接,用于向第二远程通信模块发送命令建立链接请求;该第二远程通信模块通过卫星通信或者无线宽带与所述第一远程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与岸基态势监控系统和其他船舶的船舶态势导航系统之间的通信。
而且,所述态势处理单元采用多网卡、双冗余,通过以太网与第二远程通信系统和导航接口处理单元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岸基对多条船舶的周边态势信息,监控航线信息进行监控并对态势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显示,实现兄弟船舶之间的态势信息共享,提高了监管部门对船舶的分析管理能力,增强了兄弟船舶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
2、本发明可以实现岸基通信系统对多条船舶的运动状态,周围气象环境,目标态势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多条兄弟船舶之间能够共享目标态势信息,并且能够与岸基通信,实现气象预报等数据传输,实现了岸对多船舶态势的实时监控,强化了对船舶的监控与管理,增强了船舶之间的互助协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岸-船系统态势信息交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撞库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维状态感知的动态访问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