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5626.9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0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烟;王克毅;张文亮;费雪峰;刘昌杰;郑程嘉;何冠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7/08 | 分类号: | D03D27/08;D03D15/00;D03D13/00;D06C11/00;A44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滕胜利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扣带 毛绒 编织型 钩挂 地组织 缠绕方式 工作效率 反折 粘扣 缠绕 制造 挂钩 | ||
1.一种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包括粘扣带钩1,地组织2和毛绒3,在粘扣带地组织2上,一面右侧有钩1,反面左侧有毛绒3,粘扣带可以横向反折,毛绒与钩可以相互挂钩,在用于管线包裹时,不用缠绕,直接包裹在使用物体上,横向粘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带钩1采用直径为0.08-0.14mm的锦纶或涤纶单丝钩圈纱,钩圈高度1.6-2.2mm,切勾后形成;所述毛绒3通过对织造后在左边形成的毛圈区域从反面进行刷毛,使得织物左边毛圈区域的部分纤维从毛圈中转移至织物反面形成,毛圈使用的锦纶或涤纶复丝毛圈纱线密度为200D/70f-320D/100f,毛圈高度1.6-2.2mm;粘扣带中间为平纹组织,作为地经的锦纶或涤纶复丝经纱线密度为200-280D;纬纱采用锦纶或涤纶复丝线密度为240-280D;所采用的锦纶热熔丝线密度50-90D,熔点7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扣带宽度为50-15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工作时,其沿宽度方向包裹管线,包裹周长为25-12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扣带织造后,在120-130℃温度条件下平整定型50-60min,使得织物右边地组织中的热熔丝与相邻纤维产生热熔连接,地组织固结成一体,其上粘扣带钩圈切钩时不会从地组织中拉出,同时使得织物结构平挺,以便于切钩顺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扣带定型后,对织物右边的钩圈切钩,形成粘扣带钩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扣带切钩后,对织物左边的毛圈区域从反面进行刷毛,使得织物左边毛圈区域的部分纤维从毛圈中转移至织物反面,形成粘扣带毛绒3,以便粘扣带钩1与毛绒3钩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扣带织造时,经纱排列方式为:左边,1根锦纶或涤纶复丝毛圈纱,3-4根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形成一个循环,连续形成3-5个循环,锦纶或涤纶复丝毛圈纱线密度为200D/70f-320D/100f,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线密度为200-280D;中间为平纹组织,所采用的锦纶或涤纶复丝经纱线密度为200-280D;右边,1根锦纶或涤纶单丝钩圈纱,3-4根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形成一个循环,每根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同时并入一根锦纶热熔丝,连续形成1-3个循环,锦纶或涤纶单丝钩圈纱直径为0.08-0.14mm,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线密度为200-280D,锦纶热熔丝线密度50-90D,熔点70-80℃;左边毛圈纱编织毛圈,毛圈高度1.6-2.2mm,中间编织为平纹织物,右边,钩圈高度1.6-2.2mm。纬纱采用锦纶或涤纶复丝线密度为240-280D。
9.一种编织型钩与毛绒钩挂管线快速包裹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织造时,经纱排列方式为:左边,1根锦纶或涤纶复丝毛圈纱,3根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形成一个循环,连续形成3个循环,锦纶或涤纶复丝毛圈纱线密度为200D/70f,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线密度为200D;中间为平纹组织,采用锦纶或涤纶复丝,线密度为200D;右边,1根锦纶或涤纶单丝钩圈纱,3根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形成一个循环,每根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同时并入一根锦纶热熔丝,连续形成1个循环,锦纶或涤纶单丝钩圈纱直径为0.08mm,锦纶或涤纶复丝地经线密度为200D,锦纶热熔丝线密度50D,熔点70-80℃;左边毛圈纱编织毛圈,毛圈高度1.6mm;中间编织为平纹织物;右边,钩圈纱编织钩圈,钩圈高度1.6mm。纬纱采用锦纶或涤纶复丝,线密度为240D;
B、织造后,在120℃温度条件下平整定型60min,使得织物右边地组织中的热熔丝与相邻纤维产生热熔连接,地组织固结成一体,其上粘扣带钩圈切钩时不会从地组织中拉出,同时使得织物结构平挺,以便于切钩顺利;
C、定型后,对织物右边的钩圈切钩,形成粘扣带钩1;
D、切钩后,对织物左边的毛圈区域从反面进行刷毛,使得织物左边毛圈区域的部分纤维从毛圈中转移至织物反面,形成粘扣带毛绒3,以便粘扣带钩1与毛绒3钩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6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帆布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