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充分指纹信息的极限学习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5557.1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秦宁宁;陈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充分 指纹 信息 极限 学习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充分指纹信息的极限学习定位方法,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领域。通过在离线阶段提出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扩充指纹库,增加了指纹库的数据量并提高数据平滑性,并利用3σ准则对已扩充的指纹库进行奇异值剔除,提高了指纹库的健壮性;在线匹配阶段利用极限学习机的匹配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进行定位计算;引入遗传算法优化随机初始化权值与偏置过程,提高定位的稳定性;达到了建库简单且提高了在线匹配精度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充分指纹信息的极限学习定位方法,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指纹定位技术因其低廉的设备成本、广泛的适用性而备受关注。
随着指纹定位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定位区域的增大,因此在指纹定位离线阶段,需要相应地增加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来采集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在指纹定位在线匹配阶段,传统的匹配算法存在着定位时间长,匹配精度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RSSI数据采集阶段常用的解决方法有优化访问接入点(Access Point,AP)分布,利用辅助变量加强指纹库的可靠性,同时减少测量工作量;建模部分常用的解决方法有利用K领域法或者神经网络来对输入所得的RSSI值进行匹配定位。但是,上述方法存在着建库困难与在线匹配精度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具有针对多维数据进行插值计算的特点,可以针对多维指纹库进行插值运算,增加指纹库的数据量并提高数据平滑性
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作为新型的单层神经网络,不同于经典神经网络采用梯度下降法迭代更新权重偏置的工作原理,而是基于随机初始化输入层的权值和偏置,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输出层权重;因此本发明利用ELM进行建模。
ELM是一种单隐含层的前馈神经网络,相对于BP(Back Propagation)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神经网络,虽然有着更快的训练速度,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状况,并且对隐含层节点个数与学习速率的敏感度较高,因此ELM在指纹定位的过程中稳定性相对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较差。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模拟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ELM的随机初始化的权重wl与偏置b进行优化,以保证系统可以获得神经网络输出层权值矩阵B的解析解。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库困难与在线匹配精度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充分指纹信息的极限学习定位方法。
在建库阶段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nterpolation,IDW),在选取可靠性强的AP的RSSI信号所构建的指纹库的基础上对指纹库数据进行扩充,并利用3σ准则提升指纹库可靠性,尽可能减少前期数据测量工作。
在建模阶段,利用极限学习机的(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训练速度快,精度较高的特性进行匹配定位,并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ELM初始阶段的稳定性。
对于接收到的RSSI信号输入ELL-IF,得到最终的定位坐标。
所述基于非充分指纹信息的极限学习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1:将定位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边长为单位距离的正方形网格,根据应用需要定义网格个数与网格边长,并在网格点上进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采集,由每个网格点上对应的RSSI构成指纹库FI与每个网格点对应的坐标构成位置信息库P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