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膜铝合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5449.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飞;唐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久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27/12;C09D7/62;C09D7/6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模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膜铝合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铝合金模板基材和形成于铝合金模板基材表面的膜层,所述膜层是由涂料固化成膜层形成的,所述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80份钛基/镍包铝粉末、20‑30份硅微粉、50‑80份甘油、100‑15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50‑100份氟素树脂、5‑10份氟素表面活性剂、10‑15份憎水粉、5‑7份分散剂、2‑5份消泡剂、7‑15份固化剂,所述膜层的厚度为20‑30μm,本发明制备的覆膜铝合金模板可免脱模剂使用,脱模后表面光滑,不粘混凝土更不与混凝土反应,其覆膜膜层与铝合金模板粘附更牢,不易脱落、起壳,且铝合金模板周转次数较多,耐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铝合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铝合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模板是铝合金制作的建筑模板,又名铝合金模板,是指按模数制作设计,铝模板经专用设备挤压后制作而成,由铝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所组成的,具有完整的配套使用的通用配件,能组合拼装成不同尺寸的外型尺寸复杂的整体模架,是一种装配化、工业化施工的系统模板。铝合金模板解决了以往传统模板存在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铝合金建筑模板适合墙体模板、水平楼板、柱子、梁、爬模、桥梁等模板的使用,可以拼成小型、中型或大型模板,其产品重量轻,可全人工拼装,也可成片后机械吊装,主要采用销接方式连接。用作施工时,通常只需要一把扳手或一个小铁锤就可操作,方便快捷,安装前,只需对施工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此外铝合金模板精度高,可以节省墙面装修材料和人工,使建筑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快速建设,铝合金建筑模板使用已日趋普及化。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铝合金模板与混凝土长期直接接触或铝合金模板多次循环使用都容易造成铝合金模板表面发生腐蚀,铝合金模板的表面质量和模板强度均会出现下降,同时由于铝合金模板与凝固的混凝土粘接牢固,在脱模过程中铝合金模板容易因受力而发生变形,这会影响铝模板的循环使用,因此近年来铝模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刷涂脱模剂,但铝模板表面残留的混凝土泥浆不清理即刷脱模剂,会致使施工时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若脱模剂刷涂不均匀或者刷涂厚度不当,会造成混凝土污染,防隔离层遭受破坏,需要进行修补,会造成多余的工作量,若采用覆膜铝合金模板的方法可以避免刷涂脱模剂,但是仍有膜层和铝合金模板粘结不牢,使用后膜层脱落的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覆膜铝合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无需人工刷涂脱模剂就容易脱模的覆膜铝合金模板,减轻人工成本,脱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滑,不会损伤混泥土表面,而且覆膜铝合金模板不粘混凝土,铝合金模板表面干净,膜层与铝合金模板粘结牢固,不容易脱落,覆膜后铝合金模板周转次数多,表面耐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覆膜铝合金模板,包括铝合金模板基材和覆盖于铝合金模板基材表面的膜层,所述膜层是由涂料喷涂固化形成,所述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0-80份钛基/镍包铝粉末、20-30份硅微粉、50-80份甘油、100-15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50-100份氟素树脂、5-10份氟素表面活性剂、10-15份憎水粉、5-7份分散剂、2-5份消泡剂、7-15份固化剂,所述膜层的厚度为20-30μm。为了使铝合金模板达到易脱模,不粘混凝土和周转次数多的目的,需在铝合金模板上进行覆膜,覆膜用的涂料制备中需要加入耐酸碱、硬度高的氟素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钛基/镍包铝等原料,还需要加入对铝合金模板粘附力强、耐高温、不易脱落的甘油、氟素表面活性剂等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久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久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