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内时钟定向法的室内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5447.5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9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青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H3/06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时钟 定向 室内 盲人 行走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内时钟定向法的室内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装置,涉及盲人行走训练技术领域。该模拟内时钟定向法的室内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且导向板内设置有震动提示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相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该模拟内时钟定向法的室内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装置,通过在扶杆之间设置移动环,以及移动环上语音播报器的配合设置,从而能够有效在盲人的空间感知内形成时钟点,有效解决了盲人在回复日常生活行走中无法清晰确定方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盲人行走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拟内时钟定向法的室内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视力残疾人学习定向行走能够极大地提高盲人恢复日常生活的可行性,盲人个体要行走首先学会定向,行走才能有安全和保障,否则个体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内时钟定向法即为将自己看作处于时钟的轴心处,把自己周围的事物按时钟点位确定方向—正前方为十二点、正后方为六点、左方为九点、右方为三点,通过这种定向方法能够有效在盲人的空间感知内构成清晰的方向定位,从而促进盲人恢复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行走。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内时钟定向法的室内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装置,解决了盲人在回复日常生活行走中无法清晰确定方向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拟内时钟定向法的室内用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且导向板内设置有震动提示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相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皮带,且固定板的底部内活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底部贯穿固定板的底部并与皮带内表面的底部滑动连接,且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滑板,所述导滑板相背固定板的一侧与皮带内表面的顶部滑动连接,且皮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转筒上,两个所述转筒内均穿插有转轴,且两个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盘的相对一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盘的相背一侧分别与两个侧板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顶部的前后两侧从左向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上固定安装有训练触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顶端均与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扶杆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握杆的中部套接有防滑套,两个所述扶杆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移动环,且两个移动环的顶部均设置有语音播报器。
两个所述移动环相对一侧的左侧设置有接触传感器,且移动环的左侧设置有语音提示器,所述语音提示器与接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移动环的右侧设置有相对移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相对一侧的中部分别与第一固定杆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杆的中部套接有第二固定杆的右端,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端内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相背压缩弹簧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杆的左端并固定连接有挡板,且伸缩杆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第二固定杆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防脱槽,且两个防脱槽内壁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防脱块相背伸缩杆的一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青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青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