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水管网水源切换区域水质变化原因的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4673.1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蓓;顾军农;李玉仙;王敏;李礼;曹新垲;柴文;刘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 管网 水源 切换 区域 水质 变化 原因 判断 方法 | ||
1.一种供水管网水源切换区域水质变化原因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包括1)分别测定水源切换区域水质变化管段用水高峰期、夜间停滞期管网内水样的水质参数,并计算水质参数比值,其中,所述水质参数比值选择为余氯比值、浊度比值和总铁比值,其中所述余氯比值、浊度比值和总铁比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余氯比值=余氯夜间停滞期/余氯用水高峰期
浊度比值=浊度夜间停滞期/浊度用水高峰期
总铁比值=总铁夜间停滞期/总铁用水高峰期;
2)测定水源切换区域水质变化管段用水高峰期、用水高峰期12h水样的溶解性铁浓度,并计算水样溶解性铁的变化比值,其中所述溶解性铁的变化比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溶解性铁变化比值=溶解性铁用水高峰期12h/溶解性铁用水高峰期
其中所述水源切换区域水质变化管段用水高峰期12h水样的溶解性铁浓度为水源切换区域水质变化管段用水高峰期的水样室温静置12h后的溶解性铁浓度;
3)若0.7≤余氯比值≤1.3,浊度比值≤0.5,总铁比值≤0.5,0.7≤溶解性铁变化比值≤1.3则判断供水管网水质变化原因是:水力条件改变导致管道内沉积物被带入水中,需采用大水量冲洗管网,恢复供水管网水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在水源切换区域水质变化管段的相同取水位置分别于用水高峰期、夜间停滞期取水样,用于测定水质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用水高峰期为17:00-19:00;夜间停滞期为04:00-06: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用水高峰期为18:00;夜间停滞期为05:0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判断方法,其特征是,若余氯比值≤0.5,浊度比值≥1,总铁比值≥1,溶解性铁变化比值0.7,则判断供水管网水质变化原因是:管道内铁离子的溶解、氧化、水解、沉淀过程,导致管网水质恶化,需采用逐步提高新水源比例的配水方法,提高管道适应性,恢复供水管网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46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