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识别多色织物润湿区域的高光谱图像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4515.6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5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晶晶;祝成炎;金肖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63;G01N21/25;G01N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识别 多色 织物 润湿 区域 光谱 图像 采集 方法 | ||
1.一种用于识别多色织物润湿区域的高光谱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EVA泡棉涂层改良试样夹持器外环;
步骤2:选取织物润湿区域待测试样,使用步骤1改良后的试样夹持器夹持试样按照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标准AATCC22-2014《纺织品拒水性测试-喷淋法》在织物沾水度测试仪上进行喷淋测试;
步骤3:取下步骤2中的夹持器和织物试样,将装有织物试样的夹持器安装于载样箱的顶部夹槽内;
步骤4:将载样箱水平固定于载物平台上,关闭暗箱门调节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沾水织物试样近红外波段的原始高光谱图像数据;
步骤5:同步骤4,采集标准白板的高光谱图像数据以及合上镜头盖时的高光谱图像数据,在计算机中利用这两个高光谱图像数据对步骤4采集到的原始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白板和暗电流校正并保存为校正后的高光谱图像文件;
在步骤4中,沾水织物试样的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包括:CCD 相机(1)、光谱仪(2)、镜头(3)、可调光源(4)、载物平台(5)、电控传送带(6)、暗箱(7)、电机控制器(8)、电机(9)、计算机(10)和载样箱(11),所述的暗箱(7)的顶部安装有光谱仪(2),所述的光谱仪(2)的底部安装有镜头(3),光谱仪(2)的顶部安装有CCD 相机(1),所述的CCD 相机(1)与外部的计算机(10)电信连接,所述的镜头(3)位于暗箱(7)内,所述的暗箱(7)的上部两侧各安装有若干可调光源(4),所述的暗箱(7)的底部安装有电控传送带(6),所述的电控传送带(6)与电机(9)传动连接,所述的电机(9)与电机控制器(8)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控传送带(6)上放置有载物平台(5),所述的载物平台(5)上设置有载样箱(11),所述的载样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夹持器和试样的夹槽;所述的载样箱(11)由箱体(111)、反光镜(112)、夹槽(113)和背景绒布(114)构成,所述的箱体(111)的顶部设有夹槽(113),且箱体(111)的顶部除夹槽(113)外的区域均铺有背景绒布,所述的箱体(111)内还设置有两面用于反射经过织物的透射光的反光镜(112),两面所述的反光镜(112)与水平成45°角呈“人”字形堆砌在箱体(111)的底座上,所述的反光镜(112)的反射率为99%;所述的载样箱(11)的顶部与镜头(3)之间的距离为50cm,所述的电机(9)通过电控传送带(6)以7.3mm/s的速度匀速推动载样箱(11)上的沾水织物试样供CCD 相机(1)逐线扫描,使用两侧亮度可调的可调光源(4)照射沾水织物试样,可调光源(4)为漫反射型卤素灯,可调光源(4)的亮度由稳定直流电控制并设置为照射白板后反射光强为3250Lux。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多色织物润湿区域的高光谱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试样夹持器的外环采用具有优异的回弹性和拒水性、在各光谱波段吸光能力强的EVA泡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识别多色织物润湿区域的高光谱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D 相机(1)的曝光时间为5ms,光谱仪(2)的采样间隔为3.23nm,光谱范围为890.66~1728.35nm,在此范围内有256个波段通道,高光谱图像的大小为320×320像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45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