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殖胡蜂的技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3672.5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金;付承艳;李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马蜂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胡蜂 成虫 养殖场 种养殖 越冬 养殖 重复利用 存活率 腹泻病 虫蛹 蜂蛹 黑蛹 家禽 种群 果树 取出 树木 水源 生长 保留 种植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胡蜂的技术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环境作为养殖场地,以该养殖场地的胡锋活动中心,周围800m内具有一定数量的多种树木并伴有水源,同时距离人、畜、家禽经常出没地带不宜少于400m;步骤2:8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保留胡蜂成虫的前提下取出商品蜂蛹,使胡蜂成虫的劳动力重复利用和种群正常繁衍。该养殖胡蜂的技术方法,在养殖胡蜂的场合种植果树以及使用相关朽木,既提高了胡蜂养殖的整体经济价值,又便于胡蜂在养殖场合内的健康生长,防止了黑蛹病和腹泻病对胡蜂虫蛹以及成虫的大规模不良影响,使用人工越冬的方法,有效的大幅提高了胡蜂的越冬存活率,适合在市场中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胡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养殖胡蜂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胡蜂的别名还为:黄蜂、马蜂等。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胡蜂是黄蜂的一种,是膜翅目细腰亚目,过去称为针尾亚目中胡蜂总科的统称。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胡蜂的认知也不仅仅局限于“蜇人”的阶段,胡蜂本身即其虫蛹具备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根据市场的需要,其总体养殖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而传统的养殖技术方法存在:整体带来的经济附加值较低,胡蜂的整体存活率较低,不适合批量的规模化养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胡蜂的技术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养殖技术整体带来的经济附加值较低,胡蜂的整体存活率较低,不适合批量的规模化养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胡蜂的技术方法,所述养殖技术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安静、向阳、背风的环境作为养殖场地,以该养殖场地的胡锋活动中心,周围800m内具有一定数量的多种树木并伴有水源,同时距离人、畜、家禽经常出没地带不宜少于400m;
步骤2:8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保留胡蜂成虫的前提下取出商品蜂蛹,使胡蜂成虫的劳动力重复利用和种群正常繁衍;
步骤3:每年9月底10月初,用倒须笼收取工蜂,收取量占整个蜂巢的80%-90%;
步骤4:将蜂群分离出雄蜂和雌蜂,然后打开蜂巢收取雄蜂和雌蜂,分别放到交配棚中用蛋白质与维生素混合而成的饲料进行喂养,直至各自性成熟交配结束为止;
步骤5:胡蜂交配,种交配前应注意营养配给,营养配给主要包含蛋白质和维生素;
步骤6:雄蜂与雌蜂交配结束后,即时人工将其移入到越冬棚进行人工越冬,移入越冬棚后,雄蜂与雌蜂有可能进行第二次交配,雄蜂交配结束后即自然死亡,交配后的雌蜂这时已经成为准蜂王。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多种树木包含有桃树、梨树、葡萄树和李树以及适用于胡蜂筑巢的南松、沙松、蓝桉、马缨花或各种朽木,所述养殖场地中的气温在20-27°之间,相对湿度为55%-75%。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提取商品蜂蛹的标准为:胡蜂巢穴直径达38cm以上时可以采收第一次,间隔两个月后可以施行第二次采收。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胡蜂交配前9天,为其提供一周左右水和蜜比例为5:5的蜂蜜水或者40%的葡萄糖。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的人工越冬方法为:
1.在霜期来临之前一周进行,可于夜晚将巢穴迁移至孔径较小的铁丝笼内,铁丝笼要放置在1-2m高的木架上,木架上垫上厚度为3-5cm的稻草束,笼内还需要放置温、湿度计并设有观察窗口,笼内底部放置厚度为3-5cm、长度为10-15cm的高压消毒稻草束,并在一角放置一小块海绵,海绵与供给食物导管相连,周围用稻草覆盖3-4cm,覆盖的稻草需要暴晒、露湿润处理,以手摸感觉柔软而不湿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马蜂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马蜂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3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