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用密封结构的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2744.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王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28;H02B3/00 |
代理公司: | 11466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黎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503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密封圈 内驱动轴 隔圈 底座 气体绝缘开关柜 密封结构 外驱动轴 张紧装置 六角孔 内锥 装入 装配 硅橡胶 锥面 密封面磨损 安装方便 底座密封 紧固螺钉 密封效果 上安装件 压缩弹簧 自动补偿 安装槽 连接轴 润滑脂 端盖 放入 六角 锥式 涂抹 同心 制作 保证 | ||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用密封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内张紧装置和内锥式螺旋密封圈,把内张紧装置与内锥式螺旋密封圈连接,将润滑隔圈装入底座的安装槽中;步骤2)把内驱动轴放入底座中,与润滑隔圈对接,保证同心;步骤3)把压缩弹簧装入内驱动轴的六角孔中;步骤4)在内锥式螺旋密封圈的锥面处涂抹硅橡胶润滑脂,安装在底座内;步骤5)将外驱动轴的六角连接轴插入内驱动轴的六角孔中,进行对接;步骤6)在外驱动轴上安装件润滑隔圈;步骤7)通过紧固螺钉把端盖与底座密封。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大大提高,而且密封面磨损后能够自动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开关柜密封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用密封结构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对气体绝缘开关柜而言,其核心是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完全依靠密封在气室里的绝缘气体介质和绝缘压力实现的。因此在气体绝缘开关柜领域密封尤为重要,客户对密封的要求30年无泄漏,因为一旦发生泄漏,导致气室内部压力降低,从而绝缘性能大幅降低,直接威胁运行可靠,严重产生爆炸危及人员安全。
因绝缘性能下降导致的开关爆炸、烧毁案例比比皆是,每年因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密封的作用除了上述的防止气体绝缘介质的泄漏,以保障绝缘可靠性外,还有以下几点作用:
①隔绝外部水分浸入充气隔室内部而降低设备的绝缘性能,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运行寿命;
②控制具有温室效应的SF6气体外泄,以保护环境,提升产品的环保性;
③气体绝缘开关柜在运行后,会产生二氧化硫、氟化氢、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等危及人员健康的物质,外泄后将产生不利影响;
④绝缘介质泄漏,售后服务维护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方案共两种:静密封、动密封,静密封一般采用耐高低温性好、永久压缩变形小的O形密封圈作为密封件,动密封目前有两种形式:1.两组或以上骨架油封密封;2.磁流体密封,现有结构采用骨架油封:采用单唇边密封,密封可靠性差,安装过程中需要穿过卡簧沟槽、或者螺纹面时,在传动轴表面拖拉,造成唇边的划伤,安装不当油封呈蝶状变形,损坏密封面,存在唇边翻转导致径向弹簧松脱,都会影响密封效果。
2、因装配复杂和要求高导致的泄漏风险大,同时装配复杂导致工件报废率高,成本上升。
3、散装零件,在需要一个一个安装,装配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用密封结构的装配方法,解决现有的骨架密封采用单唇边密封,密封可靠性差,安装过程中需要穿过卡簧沟槽、或者螺纹面时,在传动轴表面拖拉,造成唇边的划伤,安装不当油封呈蝶状变形,损坏密封面,存在唇边翻转导致径向弹簧松脱,影响密封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用密封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底座、内驱动轴、外驱动轴、内锥式螺旋密封圈、内张紧装置、压缩弹簧、润滑隔圈、端盖和多个紧固螺钉,所述的内张紧装置包括两侧的张紧保持环和中间的橡胶层,所述的内锥式螺旋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和L形骨架,所述的L形骨架上设置有多个卡钩,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内张紧装置和内锥式螺旋密封圈,把内张紧装置与内锥式螺旋密封圈连接,将一个润滑隔圈装入底座的安装槽中;
步骤2)把内驱动轴放入底座中,与润滑隔圈对接,保证同心;
步骤3)把压缩弹簧装入内驱动轴的六角孔中;
步骤4)在内锥式螺旋密封圈的锥面处涂抹硅橡胶润滑脂,安装在底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