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高度煤矿监测探头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82715.8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丁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探头 壳体 齿轮 探头 齿板 内腔 煤矿监测 可调节 支撑板 滑槽 啮合 第二滑块 第一滑块 调整监测 转动把手 传统的 固定杆 连接杆 煤矿用 转轴 校正 煤矿 监测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煤矿监测探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齿轮,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齿轮的右侧啮合有齿板,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设置壳体、齿轮、齿板、支撑板、固定杆、监测探头、转轴、转动把手、第一滑槽、第一滑块、连接杆、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煤矿用监测探头,无法调整其位置高度,而煤矿内的监测探头需要按期进行校正,以确保数值的准确,由于现有监测探头,无法调节高度,这样就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探头的位置高度,从而影响了监测探头的监测效果,降低了监测探头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探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高度煤矿监测探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所有煤矿为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必须彻底解决瓦斯、一氧化碳的随时监测问题,做到随时掌握生产地点的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当生产地点的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瓦斯、火灾事故发生,给矿工造成生命危害,给矿井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另外,为了给矿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还要随时监测矿井内的氧气、温度值等,由于以上原因,煤矿的正常生产中需要安装大量的各种监测探头,而且这些大量的监测探头还要按期进行校正,以确保数值的准确,但是现有监测探头,大都无法调节高度,这样就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探头的位置高度,从而影响了监测探头的监测效果,降低了监测探头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高度煤矿监测探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煤矿监测探头,具备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探头位置高度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煤矿用监测探头,无法调整其位置高度,从而影响了监测探头的监测效率,降低了监测探头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高度煤矿监测探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齿轮,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齿轮的右侧啮合有齿板,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监测探头,所述齿轮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齿轮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转轴远离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齿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转动把手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条纹。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减震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承载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正面的右侧设置有刻度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壳体、齿轮、齿板、支撑板、固定杆、监测探头、转轴、转动把手、第一滑槽、第一滑块、连接杆、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煤矿用监测探头,无法调整其位置高度,而煤矿内的监测探头需要按期进行校正,以确保数值的准确,由于现有监测探头,无法调节高度,这样就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监测探头的位置高度,从而影响了监测探头的监测效果,降低了监测探头实用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板灾害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隧道情况分析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