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雷器常规配置的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2375.9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6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汪进锋;金杨;杨贤;吕鸿;黄杨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常规 配置 配电 线路 火箭 试验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避雷器常规配置的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呈L型布置的配电线路,配电线路两端配置配电变压器;建立沿线雷电过电压及雷电流数字波形测量系统,设置测量点;建立配电线路直击雷引线移动塔;通过配电线路直击雷引线移动塔对配电线路实施火箭引雷试验,同时测量配电线路沿线实测现场参数;通过仿真软件针对火箭引雷工况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更新仿真模型的参数和改造现场的引雷工况,使得仿真模型参数与实测现场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定量评估常规配置配电线路防雷性能。本申请还提供相应的设备。本申请可以定点定量实证检验配电线路的防雷效果,从而优化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线路防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雷器常规配置的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雷害事故是影响区供电可靠性的三大因素之一,目前各地配电线路防雷设备配置差异大,而雷击发生具有时间、地点随机性的特点,仅靠运行时间积累周期长,难以对不同防雷配置方案有效性比较评价,而国内对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雷电感应过电压,对配电线路直击雷的研究较少,多停留在直击雷耐雷水平的仿真计算、采取何种防雷措施等层面,缺乏对配电线路的真型实验,过电压的传播过程等内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常规配置的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可以定点定量实证检验配电线路的防雷效果,从而优化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常规配置的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建立呈L型布置的配电线路,配电线路两端配置配电变压器;
S2、建立沿线雷电过电压及雷电流数字波形测量系统,设置测量点;
S3、建立配电线路直击雷引线移动塔,用于实现火箭引雷试验;
S4、通过配电线路直击雷引线移动塔对配电线路实施火箭引雷试验,同时通过沿线雷电过电压及雷电流数字波形测量系统测量配电线路沿线实测现场参数;
S5、通过仿真软件针对火箭引雷工况建立仿真模型,计算配电线路仿真模型参数,通过更新仿真模型的参数和改造现场的引雷工况,使得仿真模型参数与实测现场参数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S6、根据仿真模型参数与实测现场参数定量评估常规配置配电线路防雷性能。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L型布置的配电线路于L型直角处分为两段,两段配电线路通过柱上自动开关连接,用于自动实现两段配电线路的连接和断开。
优选地,所述火箭引雷试验包括直击线路导线、直击杆塔和雷击附近。
优选地,所述实测现场参数包括:沿线雷电过电压、雷电流及避雷器电流波形。
优选地,所述仿真模型参数包括配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雷电流传播特性参数,以及耐雷水平参数、闪络率、避雷器通流参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设置测量点具体包括:在配电线路上均匀设置10个测量点。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避雷器常规配置的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电线路布置模块,用于建立呈L型布置的配电线路,配电线路两端配置配电变压器;
测量系统模块,用于建立沿线雷电过电压及雷电流数字波形测量系统,设置测量点;
引雷系统模块,用于建立配电线路直击雷引线移动塔,用于实现火箭引雷试验;
实测模块,用于通过配电线路直击雷引线移动塔对配电线路实施火箭引雷试验,同时通过沿线雷电过电压及雷电流数字波形测量系统测量配电线路沿线实测现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