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交易记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82292.X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7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吕智慧;吴杰;杨健;柴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40/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分布式 数据 交易 记账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云计算资源管理领域,涉及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交易记账系统。本发明包括:使用前置机容器作为通信工具在各个物理机之间发送接收交易;使用开源的Hyperledger Fabric搭建联盟链;使用java编写Monitor将交易信息写入区块链;使用couchdb数据库进行富查询;使用开源工具fabric‑explorer将区块生成信息可视化的展示出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数据存储的过中心化、缺乏信任,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修改等问题,实现了一致、防篡改、自动化和高效的账单记录以及账本的保存、智能清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计算资源管理领域,涉及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交易记账系统。
背景技术
据资料显示,区块链技术被认为电力、互联网之后,又一个具备颠覆性的核心技术。作为一种构建价值互联网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改变的将是价值传递的方式,区块链的出现将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获取未知的信任。
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去中心化的对等网络,用开源软件把密码学原理、时序数据和共识机制相结合,保障分布式数据库中各节点的连贯和持续,使信息能即时验证、可追溯,但难以篡改和无法屏蔽,从而创造了一套隐私、高效、安全的共享价值体系。
传统数据库使用CS(client-server)网络结构,其中,用户可以修改数据,同时,数据库的控制权也在一个中心机构,比如公司或机构,它们对客户端身份验证之后,就会提供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这个中心机构(公司或组织等)负责数据库等管理,是明确的主体,如果黑客对数据感兴趣,一旦机构遭到攻击,安全受到威胁,数据就有可能被改变甚至被删除;另外,机构内具有权限的管理人的风险也同样存在。
传统的数据库有明显中心化服务的痕迹;区块链数据库则不同,它由多个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节点组成,所有节点都参与数据管理,在账本数据库增加任何数据,都得到节点确认,这些账本对于所有节点都是公开和透明的,就像比特币的账本中要增加交易数据,必须取得共识,在节点们确认后才能进入区块,这种共识算法保证了网络的安全,也让它不可篡改;共识的机制除了算力竞争的POW,还是授权证明POS和委托授权证明DPOS等。
传统的数据库中,可以对数据进行创建、读取、修改和删除操作;区块链设计更为简化,把对数据修改和删除操作去掉,用户只能在区块上增加数据,所有进入区块的确认数据将不能更改,也就是它只有读和写的操作:可以从区块链中查询和检索数据,可以写入增加更多的数据到区块链上,无法对数据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
区块链允许交易的确认和写入,一个交易就是改变区块链上数据状态的一个操作,旧的记录永远保持不变,新的纪录则改变过去的数据状态。假如,用法币购买了100个btc,这些都会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某天,用10个比特币购买了一辆汽车,这个交易的数据会记录在区块链上,使用者比特币钱包余额就剩下90个btc;不过,区块链数据库会保存所有的记录,使用者之前拥有100个btc历史也会被永久保留下来,而传统数据库一般都是升级到最终的数据状态。
传统的数据库一般都是私密的,但是区块链数据公开可验证,保证完整和透明,用户可以确认自己检索的和查阅的区块链数据是完整的,没有被篡改的,而传统数据库则很难保证。
Hyperledger(中文名为超级账本)是Linux基金会于2015年发起的推进区块链数字技术和交易验证验证的开源项目,Hyperledger的目标是让成员共同合作、共建开放平台以满足来自多个不同行业各种用户的需求,同时能大大简化业务流程;Hyperledger的创始成员有IBM、Intel、思科等大公司。
Hyperledger是对传统区块链模型的革新,Hyperledger通过提供一个模型,这种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允许创建授权和非授权的区块链,除此之外,Hyperledger通过一个提供针对身份识别、可审计及隐私的安全和健壮模型,使得缩短计算周期、提高规模效率和响应各个行业的应用需求成为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