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凹凸棒土粘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2255.9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苏英;蒋健;贺行洋;陈顺;杨进;谭洪波;王迎斌;曾三海;陈威;李颜娟;刘雨轩;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2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凹凸 粘结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凹凸棒土改性粘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先将纳米凹凸棒土颗粒用稀盐酸溶液20重量份初步改性得纳米凹凸棒土;再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改性剂进一步改性,得到氟化纳米凹凸棒土;将湿磨钢渣与水、水泥、高铝酸盐水泥、触变润滑剂、脱硫石膏和可分散乳液粉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浆体;将所述浆体与氟化纳米凹凸棒土混合后中得纳米凹凸棒土改性粘结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粘接强度高、抗压强度高、耐水性能好,特别适用于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构件拼接缝处理的胶凝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凹凸棒土粘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家提出了建筑市场的相关政策,鼓励装配式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之下,随着相关政策标准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业正向着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作为建筑产业化重要载体的装配式建筑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兴起,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构件在拼接后会产生很多的拼接缝,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处理拼接缝的难题。
现有的装配式制构件灌浆密封材料的粘接强度差和耐水性差。为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装配式灌浆密封材料进行研究与改性,提供一种满足实际施工需要的灌浆密封材料。
专利CN106747065A公开了一种防水粘结材料,该防水粘结材料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酸盐水泥100重量份,超细矿渣粉5-50重量份,脱销粉煤灰5-20重量份,河砂150-300重量份,钢渣粗粉10-30重量份,细钢渣颗粒20-80重量份,乳胶粉3-10重量份,纤维素醚0.6-1.0重量份,消泡剂0.05-0.16重量份,超分散剂0.2-0.8重量份。该方案中主要加了超细矿渣、脱销粉煤灰、细钢渣,由于这些矿物掺合料的细度和界面属性不同,纯在颗粒分散不均匀、颗粒堆积不紧密等问题,不能达到较高强度。
专利CN103496936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构件拼接缝石膏基密封材料及其应用,其组分(重量)为:废石膏100,活性矿物掺合料20-200,减水剂0.01-10,激发剂0.1-50,调凝剂0-10,粘接剂0-30,引气剂0-10,保塑剂0.01-30,憎水剂0.01-10,淀粉酶0-5,触变润滑剂0-10,粉末填料0-150,骨料0-300。该方案中原料中废石膏的掺量较大,由于石膏本身强度较水泥低很多,而且引气剂引入对气泡的均匀性的控制极为重要,这需要增加额外的技术来控制,不能实现简单工艺化。
专利CN101633830公开了一种能应用于水厂净配水池接缝、滤池滤板间、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池伸缩缝等各种贮液构筑物变形缝的防水密封粘结材料,该材料是由1份硅酸盐水泥、1.2-1.5份细砂、0.002-0.008份高效减水剂、0.02-0.06份硅微粉、0.01-0.04份矿渣微粉、0.03-0.08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及0.01-0.04份阻裂纤维混合而成。该方案由于材料的优良属性不明显,而且还需要通过掺外加剂来解决材料本身缺陷,因此存在造价高的缺点,无法实现工业化应用。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更多利用工业废料、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制得的粘结材料性能更加优异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粘接强度高、抗压强度高、耐水性能好、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的纳米凹凸棒土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将纳米凹凸棒土颗粒10-15重量份和稀盐酸溶液20重量份中于超声波条件下混合搅拌20-30min,然后真空抽滤,得到初步改性的纳米凹凸棒土;
2)将初步改性的纳米凹凸棒土颗粒加入5-2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改性剂3-5重量份,反应20-40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蒸馏除去溶剂和低沸点的物质,得到氟化纳米凹凸棒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