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1916.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税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无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蔡宗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电子 病历 可信 共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其系统,本发明采用区块链技术防止数据篡改,使用非对称加密技术防止数据伪造,数据加密存证防止数据被泄露,数据打上医生个人数字签名为诊断数据引入医生个人声誉,强化医生诊断责任感;病历打上医疗机构数字签名强化医疗机构责任意识,在多个医疗机构间建立公开的数据记录标准,真正实现了实现可靠的共享病历,保护了患者隐私,防止患者数据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但在如此深入应用的背景下信息孤岛的问题依然很严重,比如电子病历。在某些机构不同科室的电子病历并不互通,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护病人关于特殊病种的私密性,也是为了防止被不良医生挪作职业外的用途;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类似的问题更加严重,绝大多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病历并不互通,就算拿着纸质原件也互不相认,这背后往往是因为病历伪造容易、病历明细标准不一、填写病历的医生无法追踪等原因综合导致,这一切最终导致病人在转院时需要重复进行相关化验检查、持续医疗时需要重复检查以前的检查项、病人自己需要用记忆完整记录过去完整的医疗史,由于信息的不可靠,医生也只能在最小的病历阶段内做出最保守的诊断。那么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伪造、强化医生诊断责任感、在多个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在保护隐私防止数据泄露的基础上可靠共享病历的方法成为一个继续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伪造病历、强化医生诊断责任感、在多个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可靠共享病历,保护患者隐私,防止患者数据泄露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可信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区块链网络,医疗管理机构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
S2医疗机构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疗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
S3医师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医师入驻到区块链上;
S4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编写病历数据采集标准以及应用范围,并将填写的信息转为区块链交易;
S5医疗机构或医疗管理机构使用自己的私钥为该笔区块链交易打上签名,并将该笔区块链交易发送到区块链,区块链检查是否已有相同的病历模版,若有,则丢弃该交易,若无,则将交易打入区块,并为模版分配模版编号;
S6重复步骤S4-S5发布其他病历模版;
S7患者在区块链上创建自己的账户,保留私钥,将患者入驻到区块链上;
S8患者在区块链上挂号看病;
S9医师对患者进行会诊和病情跟踪后在区块链上完成信息交换;
S10医师在区块链上对医疗结果统计分析;
S11医疗机构在区块链上对医师医疗效果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S1将医疗管理机构入驻到区块链上的方法是:
S11医疗管理机构填写自己机构的信息,将信息转换为区块链交易,机构信息包括医疗管理机构的名称、信用代码、管辖行政范围、管辖医疗范围、上级机构编号、数字证书;
S12医疗管理机构使用私钥对区块链交易进行签名;
S13医疗管理机构将交易发送给上级机构审批,审批通过后上级机构将交易提交到区块链中,进入S14,审批拒绝则丢弃该交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无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本无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1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