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1747.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丁熙;邓志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4/00 | 分类号: | H02J4/00;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装置,通过增加测量单元,可以测量出连接节点在不同预设时间时的电压值,控制单元可以利用受电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充放电规则,并根据该电压值确定出供电介质的阻抗值,实现对供电介质的阻抗的测量;并且,该种供电装置在测量供电介质的阻抗时,不受供电介质本身和受电装置一侧的负载的限制,可以在供电装置一侧直接确定出供电介质的阻抗,使得测量过程变得简单、快速,测量结果变得更加准确;此外,通过该种供电装置,可以在供电单元为受电装置供电之前,随时确定供电介质的阻抗,监测供电介质的阻抗是否发生变化,有利于对供电过程进行灵活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源供电应用上,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就是供电线缆过长,且随着供电线缆的长度增加,供电线缆的电阻也会随之增加,从而使得供电线缆的压降增加,导致远端的受电装置接收的电压过低而无法正常工作。例如:以太网(Power Over Ethernet,POE)供电,是以网线来进行供电的,如果网线的长度超过100米,就很难保证受电装置的正常工作;又例如:同轴(Power Over Coaxial,POC)供电,同轴供电距离通常也是以百米为单位,若同轴线缆较长,同样难以测量其实际长度,所以在使用数百米的同轴线缆供电时,经常会因为不确定线缆的长度而导致衰减过大,难以保证受电装置的正常工作。
然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的做法为提高供电装置一侧的供电电压;但提高供电电压后,对于短距离供电的情况,则又会因为电压过高而对受电装置造成损伤。
因此,确定供电线缆的阻抗,从而设定合适的供电电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用以实现在为受电装置供电之前,通过简单、高效、准确地确定供电线缆的阻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通过供电介质与受电装置相连;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供电单元、测量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所述测量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以及所述供电介质通过连接节点相连;
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连接节点在不同预设时间时的电压值,并将测量到的所述电压值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受电装置中的第一电容的电容充放电规则,并根据所述测量单元发送的电压值,确定所述供电介质的阻抗值;根据所述供电单元提供的连接状态指示信号,向所述供电单元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供电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受电装置与所述供电介质是否相连,并根据确定出的结果向所述控制单元提供连接状态指示信号;在所述控制单元确定出所述供电介质的阻抗值之后,在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为所述受电装置提供供电电压。
从而,使得该种供电装置在测量供电介质的阻抗时,不受供电介质本身和受电装置一侧的负载的限制,可以在供电装置一侧直接确定出供电介质的阻抗,使得测量过程变得简单、快速,测量结果变得更加准确;并且,通过该种供电装置,可以在供电单元为受电装置供电之前,随时确定供电介质的阻抗,监测供电介质的阻抗是否发生变化,有利于对供电过程进行灵活控制。
可选地,所述测量单元包括:测量电源,连接于所述连接节点与所述测量电源之间的第一电阻。
从而,通过简单的测量电源和第一电阻的设置,即可实现对连接节点在不同预设时间时的电压值,有利于确定出供电介质的阻抗。
可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第一开关晶体管以及供电电源;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连接节点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1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