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80008.5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邱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红英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贾晓玲 |
| 地址: | 725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园 茶树 种植 耕作 茶叶 行间 平衡施肥 生态环境 追肥 种植物 追肥期 麦草 单条 定植 株距 开凿 平行 肥料 施肥 追加 播种 同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茶园里的各个定植畦上通过开凿若干平行的单条行来种植茶树,在行内种植茶树,控制茶树之间的行间距,同行茶树之间的株距,以及每亩种植茶树的数目;S2.对茶园隔年耕作,在耕作年时的春季、夏季、秋季的追肥期,在茶园行间内播种麦草;S3.对茶园进行平衡施肥,在春季、秋季对茶园追加肥料;S4.在春季、秋季对茶园施肥追肥时候进行耕作。本发明可以将不同种植物载种在茶园内,从而提升茶园的生态环境,改善突然的地力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茶叶大多单独种植,这样导致茶园的生态系统恶化,茶园土壤的性质也恶化。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将不同种植物种植在茶园内,促进整个茶园的环境改良,提高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茶园里的各个定植畦上通过开凿若干平行的单条行来种植茶树,在行内种植茶树,控制茶树之间的行间距,同行茶树之间的株距,以及每亩种植茶树的数目;
S2.对茶园隔年耕作,在耕作年时的春季、夏季、秋季的追肥期,在茶园行间内播种麦草;
S3.对茶园进行平衡施肥,在春季、秋季对茶园追加肥料;
S4.在春季、秋季对茶园施肥追肥时候进行耕作。
在S1中控制茶树之间的行间距为2-2.4m,同行茶树之间的株距为0.5-0.75m,每亩种植茶树苗的数目为500-750株。
在S2中,所述麦草的播种量为3-4.5kg/亩。
在S3中,在春季追肥时对茶园每亩施加氮肥20-28.3kg,在秋季基肥时期每亩施加30-34.8kg的茶叶专用肥,以及有机肥92-120kg/亩。
在S4中,在春季耕作深度为14-15cm,秋季耕作深度为22-24cm,耕幅宽度控制在40-48cm。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可以将不同种植物载种在茶园内,从而提升茶园的生态环境,改善突然的地力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红英,未经邱红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0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量的李子树种植方法
- 下一篇:葡萄王字形整形修剪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