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显示面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79281.6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席克瑞;崔婷婷;刘金娥;林伯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2012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 延伸部 可折叠 折叠轴 晶体管 沟道 方向平行 显示装置 显示面板 像素单元 像素电路 折叠区 相交 首尾相连 形变 减小 保证 | ||
1.一种可折叠显示面板,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包括折叠区,所述折叠区对应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一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有多个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晶体管的一条沟道包括多个延伸部和将相邻两个所述延伸部首尾相连的连接部;
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叠区的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相交,任意一所述延伸部的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任意一所述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在垂直所述折叠轴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边线为线段、锯齿线或波浪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范围为10微米-50微米,包括端点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范围为不小于4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范围为2微米-6微米,包括端点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范围为2微米-6微米,包括端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晶体管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为所述像素单元中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
其中,所述驱动晶体管的一条沟道包括多个所述延伸部和将相邻两个所述延伸部首尾相连的所述连接部;
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折叠区的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所述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电容;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一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至阳极电压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发光元件的阳极,所述发光元件的阴极连接至阴极电压端;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三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至参考电压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四控制信号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数据电压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五控制信号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至所述阳极电压端,所述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同类型晶体管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为同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五晶体管为同类型晶体管时,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端和所述第五控制信号端为同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包括一个所述折叠区;
或者,所述可折叠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所述折叠区,且每一所述折叠区的折叠轴的延伸方向平行。
12.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92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