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会议录像方法、录像装置、控制中心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9107.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5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尚德建;胡小鹏;顾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L29/06;H04N5/913;H04N21/2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会议 录像 方法 装置 控制中心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会议录像方法、录像装置、控制中心和终端,其中,视频会议录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录像请求;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判断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是否达到预设可录像级别;如果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未达到预设可录像级别,则向第一终端发送禁止录像命令;如果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达到预设可录像级别,则向第一终端发送允许录像命令。能够通过根据不同终端对应的参与方的不同身份设置不同的级别,使其具有相应的录像权限,并通过判断发送录像请求的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是否达到预设可录像级别,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可以录像,能够防止没有录像权限的终端进行录像,提高视频会议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视频会议录像方法、视频会议录像装置、控制中心、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沟通越来越频繁的发生着,面对这种高频度,快节奏的沟通,书信显然已经基本淡出人们的视线,电话也显得没有那么亲切,视频会议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无论是大型的多点会议还是小型点对点会议都存在会议的录像需求,一方面可以随时的查阅当时的会议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很方便当时没有参加会议的人根据录像了解会议的详细内容,从而避免重复会议以及信息的传递失真。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78061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视频会议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对客户端发送的该客户端所对应的视频会议的参与方的数字证书进行基于PKI技术的认证;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数字证书和所述视频会议的视频会议数据;若所述数字证书通过所述认证,对所述视频会议数据进行录制,以获得所述客户端的视频会议文件。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视频会议数据的处理方法,仅通过数字证书认证客户端对应的视频会议参与方的身份后,就允许终端对视频会议数据进行录制,无法满足当不同参与方具有不同的身份时,录像权限也应当不同的要求,录像权限等级的设置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会议系统,用户终端的录像权限等级设置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不同的用户终端对应的参与方具有不同的身份时,录像权限也应当不同的要求。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会议录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录像请求;获取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判断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是否达到预设可录像级别;如果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未达到预设可录像级别,则向第一终端发送禁止录像命令;如果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达到预设可录像级别,则向第一终端发送允许录像命令。
可选地,视频会议录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向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其他终端广播第一终端的录像请求以及请求结果;接收第二终端的录像终止请求;第二终端为视频会议系统中除了第一终端外的任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的终端级别;判断第二终端的终端级别是否高于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如果第二终端的终端级别高于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则向第一终端发送录像终止命令和已生成录像文件删除命令;如果第二终端的终端级别不高于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则向第二终端发送录像终止请求拒绝命令。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会议录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视频会议系统的控制中心发送录像请求;当接收到控制中心发送的允许录像命令时,开始录像;其中,允许录像命令是由控制中心在判断发送录像请求的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达到预设可录像级别时生成的命令。
可选地,视频会议录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接收到控制中心发送的录像终止命令和已生成录像文件删除命令时,终止录像并删除已生成的录像文件;其中,录像终止命令和已生成录像文件删除命令是由控制中心在判断发送录像终止请求的第二终端的终端级别高于第一终端的终端级别时生成的命令。
可选地,视频会议录像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生成的录像文件进行可见水印嵌入处理;使用加密密钥对生成的录像文件的关键帧进行加密处理;其中,加密密钥为第一终端的唯一身份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9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白板内容共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