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地网不等间距优化布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78518.9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6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邢琳;陈明;吴景梅;李慧奇;吴鹏;李宏博;张红梅;张帅;王宁;霍晓良;李燕;胡梦锦;庞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H01R43/00;H01R4/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 地址: | 05002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网 优化 拟合函数 优化函数 均压 土壤 反射系数 函数拟合 优化系数 非均匀 推导 建模 上层 移动 应用 分析 | ||
1.一种接地网不等间距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推导拟合函数:使用矩形的接地网,建模并移动均压带,得到优化后均压带的位置,通过函数拟合得出优化函数;
步骤2:分析优化函数在不同的土壤反射系数、上层土壤厚度和接地网面积对优化系数的影响;
步骤3:将拟合函数应用到非均匀土壤下矩形接地网的优化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网不等间距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推导拟合函数具体步骤包括:进行正方形地网的优化,n根垂直于边长的均压带将接地网的一边分为n-1段,增加接地网每边的导体数量,并调整导体位置,假设每个网孔的最大接触电压为Umax,记录下每个网孔Umax相等时每段接地体占接地网边长总长的占比,定义第i段所占比为Mi,经过拟合得到公式(1):
当改变接地网面积和均压带的数量时,进行拟合,最优拟合公式为公式(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网不等间距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优参数值、所述步骤2中的上层土壤厚度以及反射系数的关系为:
所述上层土壤反射系数为定值且大于零时,最优参数值随所述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所述土壤厚度达到一定值时最优参数值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所述土壤厚度的增大最优参数值减小;
所述上层土壤反射系数为定值且小于零时,最优参数值随所述土壤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所述土壤厚度达到另一定值时最优参数值达到最大值,然后随所述土壤厚度的增大最优参数值减小;
当所述上层土壤反射系数趋近于零时,最优参数值受所述上层土壤厚度的影响越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网不等间距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优参数值与所述步骤2中的上层土壤反射系数的关系为:
当所述上层土壤厚度一定时,所述最优参数值随所述上层土壤反射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即所述土壤上层厚度为定值时,下层土壤电阻率越大的土壤情况,变电站接地网的布置越不均匀;
当所述上层土壤反射系数为负数时,接地网水平接地体比所述上层土壤反射系数为正数时均匀,即下层土壤电阻率小于上层土壤电阻率时的水平接地体布置比下层土壤电阻率大于上层土壤电阻率时的水平接地体布置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网不等间距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利用神经网络拟合方法,将所述土壤反射系数、上层土壤厚度和接地网面积三个参数设为自变量,将三个参数分别设为三维坐标点,设函数为b=f(h,k,L)进行拟合,以确定最优参数值,得到公式(3):
b=a+c×h+d×L+e×k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85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