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花生病毒病的种子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7205.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万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2;A01C1/08;A01N65/36;A01N63/02;A01N25/30;A01N25/24;A01P1/00;A01P17/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处理 花生种植 花生种子 抗病能力 液氮速冻 紫外固化 有效地 选种 浸种 花生 病毒 防治 传播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花生病毒病的种子处理方法,属于花生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2)浸种处理;(3)液氮速冻处理;(4)紫外固化处理。本发明对花生种子的处理方法,有效地防治了花生病毒病,防止病毒的传播,提高其抗病能力,改善花生的品质,且方法安全、可靠,效果持久,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生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花生病毒病的种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蛋白质含量很高,仅次于大豆,每100g花生就含有25~30g蛋白质,花生是高脂肪食物,100g花生含脂肪44.3g,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和胡萝卜素,不含胆固醇。另外,花生还含有膳食纤维和钙、铁、磷、钾、钠、锌、硒、铜、锰、碘等微量元素,同时富含近20种氨基酸。每天食用一定量的花生有助于改善居民营养缺乏和营养不良的状态。
花生病毒病,常年流行,减产20%。花生染病后,先在顶端嫩叶上现褪绿斑块,后发展成深浅相间的轻驳状,沿叶脉形成断续的绿色条纹或橡叶状花斑或一直呈系统性的斑驳症状,发病早的植株矮化。该病毒种传率高达21.3%,一般1%-10%,带毒花生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芝麻、鸭跖草也是初侵染源之一。通过豆蚜、桃蚜、大豆蚜、洋槐蚜、棉蚜等传毒,且传毒效率较高。此外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萝卜蚜也能传毒,但传毒率较低。生产上由于种子传毒形成病苗,田间发病早,花生出苗后10天即见发病,到花期出现发病高峰。小粒种子带毒率较大粒种子高。
现有的花生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选择抗病毒病品种,局限性非常大,并不能满足所有种植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另外一种防治方法是选用无病毒花生种子,有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但是无法避免蚜虫对病原菌的传播。也有的种植户使用脱毒剂处理种子,或者后期使用药剂喷洒,这些药剂几乎都是化学试剂,大量使用会在花生果实中富集,对花生本身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而且花生被人们食用之后,会危害人体健康,此外药剂还会使花生产生抗病毒性,甚至使病毒突变,其后果也是难以预料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善花生病毒病的种子处理方法,本发明对花生种子的处理方法,有效地防治了花生病毒病,提高其抗病能力,改善花生的品质,且方法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善花生病毒病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无病虫危害、植株生长健壮、分枝数多、高度适中、果多粒饱、双仁果多、大小均匀的单株,收取入选单株的花生公果实来作为种子;
(2)浸种处理:将步骤(1)中所选的花生种子置于浸种液中浸泡,同时对种子施加超声波处理后沥干;
(3)液氮速冻处理:将步骤(2)中沥干的花生种子置于液氮中快速冷冻,液氮处理的时间为5-7s;
(4)紫外固化处理:将步骤(2)中液氮处理后的花生种子置于紫外固化机内进行紫外固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浸种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相应重量份的鱼腥草7-8份、一枝黄花5-7份、牛黄5-6份、两面针3-5份、松果1-2份、七里香0.7-0.9份、夜来香0.4-0.6份、食虫草0.5-0.7份、蜂蜜0.8-1份共同加入涡流水冷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粉碎机的转速为 3000-4000rpm,粉碎的时间为25-45min,得混合物A;
2)将操作1)中粉碎后的混合物A到搅拌器内,然后称取纯化水40-60份、富里酸0.3-0.4份、吐温20 0.2-0.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0.3份共同加入到搅拌器内,同时进行微波处理,得混合物B;
3)将操作2)中的微波处理后的混合物B进行抽滤,所得滤液即为浸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万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万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7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