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类食物生熟度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6896.3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肖爱玲;曾史俊;钟宏星;李梦川;余构彬;高裕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捷 |
地址: | 51031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肉类食物 极板 检测 生熟度 第二检测 检测装置 夹持 环境温度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持续检测 多组夹持 控制主机 移动装置 传统的 经验化 数据化 准确率 夹紧 针式 食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类食物生熟度检测装置,其包括一组或多组夹持检测机构、以及与夹持检测机构连接的控制主机,所述夹持检测机构包括用于夹紧待检测肉类食物的第一检测极板和第二检测极板,第一检测极板与第二检测极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肉类食物的针式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肉类食物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极板和第二检测极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超声波传感器和一移动装置。利用本发明,可对一种或多种肉类食物试样进行持续检测,并可对其生熟度情况的判别实现数据化判别来代替传统的经验化判别,同时在相应生熟度的前提下,保持肉类食物优异的食用口感,具有方便快速、效率高、判断准确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类食物生熟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肉类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马属动物、犬、兔、禽及水产类动物可供人体食用的肉类制品及其副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肉类产量逐年增加,各种肉制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食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人们将越来越多的鲜肉制成肉制品来延长肉的保质期的同时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现有的肉制品主要有:腌制品类,蒸煮类,加热制品,非加热制品和焙烤制品等。随着肉类加工行业的发展、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肉制品的加工量将显著增加,该领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许多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生熟度难以准确衡量监控,从而使肉制品出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使肉制品腐败变质不可使用或感染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检测肉制品的生熟度可以间接反映出肉制品中是否含有由于肉制品未熟而产生的细菌和微生物。保证肉制品生熟度、营养与安全的工作上已不容忽视。不仅能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我国肉制品的出口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判断肉类食物生熟度方法有:1、品尝法;2、记时法;3、辨色法;4、触摸法。但是,由于肉类食物种类繁多,风味和性质各异,在各地适合的口味也各不相同,靠厨师手艺和经验传承,肉制品工人难以准确把握并持续保持一致。为此需对肉类食物的生熟度检测专门研制标准化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肉类食物生熟度检测装置,利用该检测装置,可对一种或多种肉类食物试样进行持续检测,并可对其生熟度情况的判别实现数据化判别来代替传统的经验化判别。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肉类食物生熟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夹持检测机构、以及与夹持检测机构连接的控制主机,
所述夹持检测机构包括用于夹紧待检测肉类食物的第一检测极板和第二检测极板,第一检测极板和第二检测极板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检测极板与第二检测极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肉类食物的针式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肉类食物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极板和第二检测极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超声波传感器和一移动装置,超声波传感器设置于移动装置上且在移动装置的驱动控制下平行移动;
所述控制主机包括有主控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电导率参数检测模块、超声波检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计时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针式温度传感器及环境温度传感器均连接,所述电导率参数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检测极板和第二检测极板均连接,所述超声波检测模块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检测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检测极板和第二检测极板外的大气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主机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的大气压力检测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极板和第二检测极板的制成材料为不锈钢、钛合金以及铂金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锈蚀传感器
- 下一篇:基于插入式电导传感器的含水率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