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模块化可编程电子搭建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76577.2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繆建国;翁金元;苏建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矽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72 | 分类号: | H01R12/72;H01R13/02;H01R13/506;H01R13/514;H01R13/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太联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54 | 代理人: | 邓雅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导电触点 电导体 连接器 可编程电子 智能模块化 搭建系统 导电端子 磁吸式 内壳 信号传输技术 插口 磁极相反 即插即用 同一方向 外壳侧面 外壳顶 互连 导通 顶面 三向 竖向 穿过 侧面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模块化可编程电子搭建系统,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多个三向磁吸式连接器,磁吸式连接器包括外壳、磁体、电导体以及内壳;所述外壳的顶面、侧面以及底面上均设置有通孔;电导体由多个并排的导电端子构成,且每一个导电端子上均设置有多个导电触点,导电触点用于从外壳顶面的通孔、外壳侧面的通孔以及外壳底面的通孔中穿过;内壳上设置有插口,PCB板插入后与所述的导电触点相导通;电导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磁体,且两个磁体同一方向的磁极相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横向及竖向的磁性互连,且不分方向、不分顺序,实现智能的即插即用功能,降低上手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模块化可编程电子搭建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教育领域中,孩子(用户)学习电子学科类知识以及编程的门槛一直很高。孩子要想掌握对应的学科知识,往往需要先零散的购买电路搭建过程中常用的各类电子元器件,然后自己设计、搭建电路,而这又要求他们需要事先掌握焊接、搭线等技术,再以复杂的接线方式来完成电路的搭建。这样的方式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入门门槛,且伴随的一定的危险性,对于高中,甚至是大学以下的学生并不适用。然而,在小学及初中,学生就已经开始了电子学科类知识的学习。目前,一些产品将不同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模块化来降低孩子搭建电路的学习成本。
现有产品中,从电路的搭建方式(即模块间的互相连接)上来说,大同小异,搭建方式为以下的其中一种:1、各个电子模块以固定的规则或顺序,通过磁性横向串联式连接;2、各个电子模块以固定的规则或顺序,通过磁性垂直叠加连接;3、(各个电子模块较为普遍)以固定的规则或顺序,用线串联。
1、横向串联式的磁性连接,按照指定的规则或顺序搭建出来后,会是长长的一条电路,如图1。
2、垂直叠加的磁性连接,按照指定的规则或顺序搭建出来后则是如图2所示。
3、用线串联的方式,从易用性及用户体验上来说会比磁性连接差很多,但优点是用户可以较大的自由度,如图3所示。
不论是哪种连接方式,都限定了孩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指定的规则或顺序去搭建电路;这样的规定不仅限制了电路搭建出来时的形态,还容易因为孩子(用户)在初次使用的过程中强制反接电子模块造成短路而损坏电子模块。
另一方面,现有电子模块大部分自成体系,无法兼容其他电子硬件平台,更无法随着学习的深入,供用户进行改造,并且,所述的电子模块通常都需要用户对其主控(及控制板)编程后方可使用。这样的方式无疑有着一定入门的门槛,对于毫无编程经验的儿童,学生,甚至是老师来说都显得尤其困难。对于学校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电子硬件平台,自成体系的产品对于学校而言意味着更高的教育成本与学习成本,会为师资培训,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模块化可编程电子搭建系统,该系统通过三向磁吸式连接器同时实现横向及竖向的磁性互连,且不分方向、不分顺序,实现智能的即插即用功能,极大降低上手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模块化可编程电子搭建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多个三向磁吸式连接器,磁吸式连接器包括外壳、磁体、电导体以及内壳;
所述的外壳与内壳相扣合,且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用于装入磁体和电导体的容置空腔;所述外壳的顶面、侧面以及底面上均设置有与容置空腔相连通的通孔;
所述的电导体由多个并排的导电端子构成,且每一个导电端子上均设置有多个导电触点,导电触点用于从外壳顶面的通孔、外壳侧面的通孔以及外壳底面的通孔中穿过,并凸出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内壳上设置有插口,PCB板插入后与所述的导电触点相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矽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矽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