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背门加工用混合注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6467.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7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志伟;雷勇;吴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莘翔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B7/40;B29B7/58;B29C4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赵虎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顶板 滑动杆 搅拌叶 支撑台 汽车后背门 注塑装置 搅拌轴 上模板 下模板 液压缸 支撑杆 注入口 注塑 底部连接 汽车后背 上端固定 联轴器 液压杆 上端 放入 下端 加工 转动 电机 镶嵌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背门加工用混合注塑装置,包括支撑台、下模板和注入仓,所述支撑台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内侧镶嵌有液压杆,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左右上端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贯穿有滑动杆,所述下模板设置于滑动杆的中部上端,且滑动杆的顶部固定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中部设置有上模板,且上模板的底部连接有凹槽,所述注入仓设置于支撑顶板的外侧中上方。本发明设置有搅拌轴、搅拌叶和混合注入口,工作人员在将原料放入混合注入口后,在电机和联轴器的启动下,搅拌轴能够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使得搅拌叶对原料进行搅拌的工作,使原料更加均匀地注塑到汽车后背门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注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后背门加工用混合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装置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目前,市场上的注塑装置在进行塑性工作时,因原料的搅拌不够均匀,导致塑性后的产品不合格,需要重新注塑,在增加劳动量的同时,也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并且在注塑完成后,产品不易从模具上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背门加工用混合注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注塑装置在进行塑性工作时,因原料的搅拌不够均匀,导致塑性后的产品不合格,需要重新注塑,在增加劳动量的同时,也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并且在注塑完成后,产品不易从模具上取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背门加工用混合注塑装置,包括支撑台、下模板和注入仓,所述支撑台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内侧镶嵌有液压杆,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左右上端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贯穿有滑动杆,所述下模板设置于滑动杆的中部上端,且滑动杆的顶部固定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中部设置有上模板,且上模板的底部连接有凹槽,所述注入仓设置于支撑顶板的外侧中上方,且注入仓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和液压杆之间螺纹连接,且滑动杆和液压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呈倒立“”字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内侧连接有弹簧,且下模板的顶部中端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衔接板,所述弹簧以下模板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弹簧的顶端和衔接板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顶板的一端呈倾斜结构,且支撑顶板和上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上模板的底部镶嵌有呈倒立“”字结构的凹槽,且凹槽的内端和凸块的外端之间形状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注入仓的正前方固定有混合注入口,且混合注入口的顶部连接有遮挡盖板,所述混合注入口的内侧中端设置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上下两侧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右端安置有联轴器,且联轴器的外端固定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设置于混合注入口的内侧横向中轴线上,且搅拌轴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呈阵列结构的搅拌叶,所述混合注入口和遮挡盖板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注入口通过导流管道和注入仓相连接,且注入仓的内侧固定有螺旋轴,所述注入仓的内壁上镶嵌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表面和注入仓的内表面之间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该装置设置有搅拌轴、搅拌叶和混合注入口,工作人员在将原料放入混合注入口后,在电机和联轴器的启动下,搅拌轴能够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使得搅拌叶对原料进行搅拌的工作,呈阵列结构的搅拌叶将会增大原料和搅拌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原料更加均匀地注塑到汽车后背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莘翔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莘翔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加工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自动封胶射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