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脱硫塔浆液溢流远程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5994.5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克涛;张杨;廉珂;马俊飞;江建平;朱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湿法脱硫塔 远程监测系统 远程监控 监测 流量测量装置 监测流程 人员距离 脱硫浆液 运行成本 运行过程 周边设备 下降管 溢流量 外泄 环保 应用 发现 投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塔浆液溢流远程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属于湿法脱硫塔技术领域。湿法脱硫塔在运行过程中,当溢流发生时,由于值班人员距离设备现场较远,不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造成大量浆液外泄,对周边设备以及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在溢流下降管布置一套温度和流量测量装置,用于监测浆液瞬时溢流量和管道内温度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发生浆液溢流,实现远程监控。本发明监测流程简单,投资与运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对脱硫浆液溢流远程监控具有适用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环保、经济效益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脱硫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塔浆液溢流远程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控制燃煤烟气SO2排放是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内90%以上的燃煤机组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如申请号为201410819201.4的中国专利。湿法脱硫塔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烟气、石灰石浆液、工艺水等夹带的惰性物质(废水、油质、重金属等)在脱硫塔内长期循环积累形成泡沫或者运行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浆液池液位高于溢流液位,存在脱硫塔溢流的风险。特别是当溢流发生时,由于值班人员距离设备现场较远,不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造成大量浆液外泄,对周边设备以及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危及整个湿法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投资与运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湿法脱硫塔浆液溢流远程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用于判断浆液是否发生溢流,实现远程监控。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法脱硫塔浆液溢流远程监测系统,包括湿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管、冲洗装置、温度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浆液排出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湿法脱硫塔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浆液排出装置连接;所述冲洗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均设置在溢流管上,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均与报警装置连接。通过在溢流下降管布置一套温度和流量测量装置,用于监测浆液瞬时溢流量,判断浆液是否发生溢流,实现远程监控。
进一步而言,所述冲洗装置、温度测量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依次布置在溢流管上。流量测量装置用来测量浆液瞬时溢流流量,通过分析瞬时流量来判断湿法脱硫塔是否发生浆液溢流,流量测量装置布置在溢流下降管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报警装置连接到湿法脱硫DCS控制系统中,实现远程监控。
一种如上所述的湿法脱硫塔浆液溢流远程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如下:湿法脱硫塔溢流出来的泡沫或者浆液通过溢流管,依次经过温度测量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监测浆液的瞬时流量,当瞬时流量测量值在0-5m3/h范围时,判断有极少量的浆液以起泡溢流的形式外排,此时不进行报警;当瞬时流量测量值大于5m3/h,且温度测量装置显示超过40℃时,则判断存在浆液溢流现象,此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通知值班人员及时紧急处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温度测量装置测量溢流管管道内温度变化;正常运行条件下,温度显示为环境温度,当有大量的浆液溢流时,测量溢流的浆液温度,显示温度则显著升高;以此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浆液溢流的辅助测量方式。
进一步而言,冲洗装置定期对温度测量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进行冲洗,防止溢流管、温度测量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结垢堵塞。可延长各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而言,流量测量装置判断发生浆液溢流时,由湿法脱硫DCS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实现远程监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监测流程简单,投资与运行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对湿法脱硫塔溢流问题判断具有适用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以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