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超细晶结构超高强塑性奥氏体不锈钢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5835.5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武会宾;牛刚;许立雄;于新攀;顾洋;尹衍军;汤启波;袁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58;C22C38/42;C21D8/02;C21D1/26 |
代理公司: | 11237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强 制备 超细晶 奥氏体不锈钢 形变诱导 不锈钢 合金钢 真空感应炉熔炼 退火 综合力学性能 变形奥氏体 马氏体效应 复合组织 固溶处理 细晶强化 应力强化 铸坯锻造 锻件 马氏体 延伸率 再结晶 固溶 冷轧 热轧 屈服 诱导 | ||
1.一种纳米/超细晶结构超高强塑性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 0.08-0.15%;Si 0.35-0.75%;Mn 7.5-10%;Cu 0.5-0.9%;Ni 1-1.5%;Cr14-16%;N 0.1-0.25%;P≤0.06%;S≤0.03%,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
(1)按化学成分百分比分别称取原料,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炉获得试样钢锭,将冶炼好的铸坯切去冒口,锻成所需的坯料;
(2)对坯料进行均热处理,控制坯料在1150~1250℃温度范围内,保温3~4小时,使钢中的微合金元素充分回溶;
(3)将经步骤(2)所得的60mm厚×100mm宽的坯料进行除磷后热轧,开轧温度设定在1120~1160℃之间,终轧温度设定在960~1000℃之间,经过5道次轧制,然后冷却,最后热轧成品厚度为6~8mm;
(4)将经步骤(3)处理后的热轧成品进行固溶处理;
(5)将经步骤(4)处理后的钢板进行冷轧,总变形量在60~70%,单道次变形量控制在3~10%范围内,最后冷轧成品厚度为1.8~2.8mm;
(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冷变形钢板进行退火处理,得到亚微米/微米双峰组织奥氏体不锈钢;
(7)将经步骤(6)得到亚微米/微米双峰组织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第二次冷轧,总变形量在40~50%之间,单道次变形量控制在3~10%范围内,最后冷轧成品厚度为0.9~1.2mm;
(8)将经步骤(7)处理后的冷变形钢板进行退火处理,即得到纳米/超细晶结构奥氏体不锈钢,其屈服强度高达1150~1320MPa,是其原始固溶状态的3.2~4.5倍,抗拉强度高达1350~1440MPa,延伸率仍然具有39.2~47.3%的较高水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细晶结构超高强塑性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锻造方案为:铸坯加热到1220~1260℃,保温2~3小时后出炉即锻,终锻温度不低于1100℃,锻成60mm厚×100mm宽的钢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细晶结构超高强塑性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固溶处理方案为:将热轧成品加热到1100~1150℃,保温10~20min,之后强制水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细晶结构超高强塑性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退火处理方案为:加热速度控制在20~50℃/s范围内,加热温度在750~800℃范围内,保温时间在10~60s范围内,以30~100℃/s范围的冷速快 速冷却到300℃后空冷至室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超细晶结构超高强塑性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退火处理方案为:加热速度控制在20~50℃/s范围内,加热温度在720~740℃范围内,保温时间在1~5s范围内,以30~100℃/s范围的冷速快速冷却到300℃后空冷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8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