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75617.1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曹进文;任秀艳;曾自强;屠锐;吴灵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丝 反向电流 加热结构 无磁 待加热容器 磁场方向 电磁干扰 叠加磁场 方向相反 绝缘材料 欧姆加热 正向电流 微米级 等大 缠绕 近似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包括缠绕在待加热容器表面的加热丝组;每个加热丝组包括电流等大、方向相反的两根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表面涂有微米级绝缘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将欧姆加热丝设计成正向电流与反向电流相结合的方式,反向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接近反向,因此叠加磁场近似为零,从而大大降低电磁干扰;本发明可以通过对加热丝直径的优化,达到剩磁要求,达到避免干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无磁加热技术主要功能是加热气态、液态或者低熔点固态物质,用以满足对加热对象的温度、气压或者饱和蒸汽压等参数需求。在许多精密技术研究或应用领域,加热引起的人工磁场干扰对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加热方式不仅要满足便携性、可靠性的需求,还要求加热引入的磁场足够小。
常规的加热方法有线圈加热、薄膜加热、半导体加热、高温气体加热和明火加热等。一般的薄膜加热、半导体加热与线圈加热都存在较大磁场干扰的问题。高温气体和明火加热的磁噪声非常小,但温度不易控制,而且不具有便携性。
考虑到许多精密技术领域对便携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而且要求尺寸灵活可调,因此,线圈欧姆加热方式具有显著的优点。但是一般的直流线圈欧姆加热方式会引进较大的人工磁场而干扰较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能够实现利用线圈欧姆加热的同时,避免人工磁场干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包括缠绕在待加热容器表面的加热丝组;每个加热丝组包括电流等大、方向相反的两根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表面涂有微米级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的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所述待加热容器表面与所述加热丝组之间涂有导热胶。
进一步地,上述的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每个所述加热丝组的两根加热丝紧密结合成一股,结合方式为双绞或并排。
进一步地,上述的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每个所述加热丝组的两根加热丝相同的一端焊接连通以实现该两根加热丝的电流等大,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上述的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所述待加热容器上仅缠绕一个加热丝组且该加热丝组的相邻匝紧密排布。
进一步地,上述的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所述加热丝的直径d根据剩磁量B合要求和下述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P为加热功率,μ0为真空磁导率,d为加热丝直径,D为圆柱型容器的直径,L为圆柱形容器缠绕加热丝部分的长度,r为圆柱容器内空间点与加热丝的径向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将欧姆加热丝设计成正向电流与反向电流相结合的方式,反向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接近反向,因此叠加磁场近似为零,从而大大降低电磁干扰;
本发明可以通过对加热丝直径的优化,达到剩磁要求,达到避免干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欧姆式无磁加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径向剩磁示意图。
图4为加热丝直径缩减倍数与剩磁缩减倍数关系图表。
上述附图中,1、待加热容器;2、加热丝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整体钎焊式PTC加热器的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