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75182.0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任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富涛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5/02;C12R1/01;C12R1/6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牛粪 发酵 磁场环境 接种物 沼气 麦麸 沤肥 第一发酵罐 原料利用率 二次发酵 恒温加热 氢氧化钠 厌氧发酵 产气量 处理剂 干牛粪 生物菌 水解酶 产气 沼液 清水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麦麸粉碎后加入氢氧化钠进行恒温加热搅拌;2)待搅拌结束后,加入干牛粪、处理剂和清水进行沤肥;3)将2)中产物倒入第一发酵罐中,加入接种物和生物菌,在磁场环境下进行发酵;4)将第一发酵罐中的沼液输入第二发酵罐中,再加入接种物和水解酶,在磁场环境下进行二次发酵。本发明通过将牛粪经过处理后进行厌氧发酵,大幅提高了产气量和产气速率,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沼气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厌氧发酵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沼气,目前常用的原料是禽畜粪便或农作物秸秆,采用厌氧发酵技术不仅对这类废弃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回收利用,解决了直接抛弃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能够用于生产清洁能源沼气,
目前使用禽畜粪便作为原料发酵产生沼气,由于粪便中粗纤维含量高,降解率低,导致发酵所得的沼气产量不高,并且产气速率低。因此,提高禽畜粪便的发酵产气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取麦麸15-20份,采用粉碎机粉碎后,过50目筛,加入30-50份5%的氢氧化钠溶液,置于恒温水浴中进行加热搅拌30-50min,水浴温度为110-130℃,转速为150-200r/min;
2)待搅拌结束后,加入干牛粪30-50份、处理剂30-50份、清水80-120份,置于通风处进行沤肥处理,堆沤处理3-4d;
3)待沤肥结束后,将2)中产物倒入第一发酵灌中,加入秸秆5-15份、接种物8-12份、生物菌3-5份,混合均匀后在6000-8000Gs的磁场环境下进行恒温厌氧发酵,发酵温度为45-50℃,发酵pH为6.5-6.8,发酵过程中进行搅拌,转速为80-120r/min;
4)将第一发酵罐中的沼液通过管道输入第二发酵罐中,再加入接种物10-15份、水解酶1-2份,在7000-9000Gs的磁场环境下进行恒温厌氧二次发酵,发酵罐温度为50-55℃,发酵pH为6.8-7.3,发酵过程中进行搅拌,转速为100-150r/min。
优选地,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所述水解酶是由纤维素酶、琼脂水解酶和果胶酶按照1:1:1.5的重量配比混合制备而成的。
优选地,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所述生物菌是由白色瘤胃球菌、牛黄瘤胃球菌和溶纤维丁酸弧菌按照1:1:1.5的重量配比混合制备而成的,其中每份生物菌中含真菌2.3×107-3.2×108。
优选地,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所述的接种物是阴沟污泥。
优选地,一种牛粪高效产沼气的方法,所述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聚酯二元醇5-15份、聚丙烯酸酯5-10份,混合后放入充满氮气的干燥容器中,加热至90-120℃,加热时间1-2h,待反应结束后降温至50-70℃,加入二羟甲基丙酸2-5份,继续反应2-3h;
2)待反应结束后再次加热至150-180℃,加入辛酸亚锡2-3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1-3份,混合搅拌后继续反应1-2h,在反应过程中缓慢滴加二甘醇5-10份,滴加速度为0.2-0.5份/min;
3)待2)中的反应结束后,加入50-80%的乙醇5-15份,进行放入恒温水浴中进行超声波振荡扩散,水浴温度为40-50℃,功率为200-400W,振荡时间15-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富涛家庭农场,未经界首市富涛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