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焚烧、解析、炭热还原协调的硫资源回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5086.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6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元;赵希强;冯太;夏霄;李军;张世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C01B1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列管 解析 二级空气 混合反应 气体出口 焚烧炉 解析塔 预热段 硫资源回收 气体进口 受热设备 碳热还原 炭热还原 一级空气 解析气 冷却段 流化床 出口 焚烧 进口 底部连接 空气进口 燃烧器 协调 | ||
1.焚烧、解析、炭热还原协调的硫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解析塔、焚烧炉及流化床碳热还原塔;所述解析塔由上之下分为预热段、解析段和冷却段,每段内均设有用于气体流动的换热列管,解析塔的载硫碳基吸附剂进口设置在解析塔顶部,解析塔的再生碳基吸附剂出口设置在解析塔底部,所述载硫碳基吸附剂进口和再生碳基吸附剂出口均设置在解析塔壳程通道上;所述焚烧炉底部连接尾部受热设备,所述尾部受热设备由下到上依次设有一级空气加热器、二级空气加热器、混合反应气加热器,一级空气加热器、二级空气加热器、混合反应气加热器均为气气换热器;流化床碳热还原塔的解析气进口设置在流化床碳热还原塔的底部,流化床碳热还原塔的出口设置在流化床碳热还原塔的顶部;
冷却段的列管出口与二级空气加热器的气体进口连接,二级空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与解析段的列管进口连接,解析段的列管出口与预热段的列管进口连接,预热段的列管出口、一级空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均与焚烧炉的燃烧器的空气进口连接;解析塔的解析气出口与混合反应气加热器的气体进口连接,混合反应气加热器的气体出口与流化床碳热还原塔的解析气进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尾部受热设备内,混合反应气加热器之上设有省煤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流化床碳热还原塔的出口依次连接高温分离器;
优选的,高温分离器的碳基还原剂出口连接流化床碳热还原塔的碳基还原剂进口;
优选的,高温分离器的碳基还原剂出口连接焚烧炉的燃烧器的燃料进口;
优选的,高温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依次设有再热器、硫磺回收装置,所述再热器为气气换热器,再热器的气体出口连接硫磺回收装置的进料口,硫磺回收装置的气体出口连接再热器乏气进口;
进一步优选的,再热器、硫磺回收装置之间设有气体冷却器,再热器的气体出口连接气体冷却器的物料气体进口,气体冷却器的物料气体出口连接硫磺回收装置的进料口;
进一步优选的,硫磺回收装置的气体出口与再热器乏气进口的连接管线上设有水蒸气冷凝器;
进一步优选的,解析塔顶部设有解析水蒸气出口,解析水蒸气出口与硫磺回收装置的气体出口均与水蒸气冷凝器的进气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是,一级空气加热器的烟气出口依次连接酸性气脱除塔、除尘器、烟囱。
5.利用权利要求要求1~4任一所述装置进行焚烧、解析、炭热还原协调的硫资源回收方法,其特征是,载硫碳基吸附剂依次经过预热段、解析段分别进行预热、解析获得解析气和再生碳基吸附剂,再生碳基吸附剂经过冷却段冷却后进行收集,解析气进入混合反应气加热器进行加热后进入流化床碳热还原塔与碳基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获得硫磺,一部分空气通过一级空气加热器加热后进入焚烧炉,另一部分空气依次通过冷却段、二价空气加热器、解析段、预热段换热后进入焚烧炉,焚烧炉中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混合反应气加热器、二价空气加热器、一级空气加热器换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资源回收方法,其特征是,载硫碳基吸附剂在预热段被加热至105~150℃;
或,载硫碳基吸附剂在解析段被加热至300~500℃;
或,再生碳基吸附剂在冷却段降温至50~90℃;
或,空气在冷却段被加热至300~400℃;
或,二级空气加热器中将解析塔冷却段冷却空气加热至600~800℃;
或,混合反应气加热器中烟气将反应气温度提升至700~90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资源回收方法,其特征是,流化床碳热还原塔内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0~1000℃,C/SO2摩尔比10-100,塔内气速4-8米,塔内气固接触时间2~12s。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资源回收方法,其特征是,硫磺回收装置内的冷却至温度为105~150℃;
或,硫磺回收装置产生的乏气经水蒸气冷凝器冷却至100℃以下;
或,再热器将硫磺回收装置产生的乏气加热至300~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0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