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型镍氢电池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4692.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2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仲崇成;刘淑霞;张开喜;孙意明;朱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镍氢电池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型镍氢电池修复方法。对异常电容型镍氢电池补加电解液;按0.2C恒流放电至1V后,采用脉冲设备对电容型镍氢电池进行小电流正负脉冲处理;重复小电流正负脉冲处理一次;按0.2C恒流放电至1V后,采用脉冲设备逐次对单节电容型镍氢电池进行大电流正负脉冲处理;将多节电容型镍氢电池串联形成电池组,对该电池组进行充电激活。本发明可快速补液、快速判断出电池的老化程度或修复程度,能降低电容型镍氢电池内阻、提升容量,延长使用寿命,修复时间短,经修复后镍氢电池容量提高5%~40%、内阻降低10%~70%,能有效缩减电池组间的性能差异,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型镍氢电池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些行业所采用的动力电池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及镍氢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极化及活性物质损失,使其内阻增大、容量衰减,当寿命衰减到一定程度后成为异常电池,甚至成为失效电池。
如果能使异常电池及失效电池通过技术方法进行修复,并使其容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再将该电池重新使用或进行梯次应用,这很有应用价值。
目前,对铅酸电池来说,修复一般采用富液补充充电法、高温搁置法、恒流充电法、阶段充电法(先恒流再恒压等)、脉冲充电法,其中对脉冲充电法研究较多,包含高低频脉冲法,如半方波法、变电压间隙充电法、变电压变电流间隙零脉冲充电法、低频修复法等;而对新能源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国内外对其进行修复的报告较少,也用脉冲法。以上主流的脉冲法修复,一般需通过专用修复仪对单节电池逐个进行修复,或对少量电池进行修复,该法存在对大容量电池修复效果较差的问题;另外,传统的修复系统,多以电压或剩余容量(SOC)一致性作为修复条件,各厂家SOC估算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精度不高,而且SOC估算复杂,增加了系统软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型镍氢电池修复方法,可快速补液、快速判断出电池的老化程度或修复程度,能显著降低电容型镍氢电池内阻、提升其容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修复时间短,经修复后的镍氢电池容量提高5%~40%、内阻降低10%~70%,能有效缩减电池组间的性能差异,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
本发明所述的电容型镍氢电池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异常电容型镍氢电池补加电解液;
(2)小电流正负脉冲充放电:
首先,在进行小电流正负脉冲处理前,先按0.2C恒流放电至1V;
其次,采用脉冲设备对电容型镍氢电池进行小电流正负脉冲处理;
(3)再重复步骤(2)一次;
(4)大电流正负脉冲充放电:
首先,在进行大电流正负脉冲处理前,先按0.2C恒流放电至1V;
其次,采用脉冲设备逐次对单节电容型镍氢电池进行大电流正负脉冲处理;
(5)将多节电容型镍氢电池串联形成电池组,对该电池组进行充电,进行激活。
其中:
步骤(1)为:根据不同类型的异常电容型镍氢电池的内阻值对其补加相对应的电解液重量及浓度:
对150P电容型镍氢电池,其补液量与内阻值对应关系如下:y=ax+b,其中y为补液量,单位为g,x为内阻值,单位为mΩ,a=82~90,b=-5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4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壳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注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