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热环境高速列车轮轴磨损模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3882.6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5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岳韬;刘妍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M1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曹雄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轴 压力轴 高速列车 压力板 风机 高热环境 磨损模拟 施加压力 施力装置 齿轮箱 零部件 齿轮箱驱动 极端高温 加热方式 温度均匀 箱体内部 运行过程 运行效率 最优选择 荷载 两侧面 模拟箱 外部 加热 磨损 转动 天气 保证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高热环境高速列车轮轴磨损模拟箱,风机、压力轴、压力板、齿轮箱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箱体的两侧面,对箱体内进行加热,风机加热方式可保证箱体内的温度均匀,同时还起到干燥的作用;所述压力板与所述压力轴连接,位于所述齿轮箱的上方;所述压力轴与外部施力装置连接,对待测轮轴施加压力,外部施力装置与所述压力轴连接,通过压力轴、压力板对待测轮轴施加压力,模拟实际运行过程中轮轴的荷载;所述齿轮箱驱动待测轮轴转动,模拟轮轴运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模拟箱结构简单,可模拟出极端高温的天气,轮轴的零部件受到磨损的真实情况,确定各零部件的最优选择材料,从而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轴磨损模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热环境高速列车轮轴磨损模拟箱。
背景技术
在不同地区,列车的行驶环境复杂。在一些极端环境下,如高寒干燥环境、高热干燥环境、高热潮湿环境等,列车各部位零件需要可承受不同的气候环境。相关技术中,国内高速列车的行驶区域几乎不涉及上述极端环境,无法确定现有列车所用零件在极端条件能否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极端环境,列车零件所用原材料磨损程度的实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热环境高速列车轮轴磨损模拟箱,包括箱体、风机、压力轴、压力板、齿轮箱,所述风机、压力轴、压力板、齿轮箱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箱体的两侧面,箱体的壁面埋设对箱体内加热的加热管;所述压力板与所述压力轴连接,位于所述齿轮箱的上方;所述压力轴与外部施力装置连接;所述齿轮箱驱动待测轮轴转动,所述压力板位于所述待测轮轴的上方,对待测轮轴施加压力。
优选地,还包括进水管、喷头,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箱体的顶端中心,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待测轮轴的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日光灯,所述日光灯位于所述箱体的顶端,以所述喷头为中心,在横向和纵向上分别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调节土壤酸碱度的底槽、轨道部件,所述待测轮轴在所述齿轮箱的驱动下在所述轨道部件上转动。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pH计,所述温湿度传感器、pH计与外部控制器连接。
与相关技术比较,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热环境高速列车轮轴磨损模拟箱,包括箱体、风机、压力轴、压力板、齿轮箱,所述风机、压力轴、压力板、齿轮箱均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箱体的两侧面,对箱体内进行加热,风机加热方式可保证箱体内的温度均匀,同时还起到干燥的作用;所述压力板与所述压力轴连接,位于所述齿轮箱的上方;所述压力轴与外部施力装置连接;所述压力板位于所述待测轮轴的上方,对待测轮轴施加压力,外部施力装置与所述压力轴连接,通过压力轴、压力板对待测轮轴施加压力,模拟实际运行过程中轮轴的荷载;所述齿轮箱驱动待测轮轴转动,模拟轮轴运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模拟箱结构简单,可模拟出极端高温的天气,轮轴的零部件受到磨损的真实情况;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确定各零部件的最优选择材料,从而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模拟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模拟箱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箱体1、风机2、压力轴3、压力板4、齿轮箱5、进水管7、喷头8、待测轮轴6、日光灯9、底槽10、轨道部件11、保温层12、温湿度传感器13、pH计14、控制器15、电机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38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