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机点蚀坑在板实体有限元模型中全自动建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73588.5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2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飞;朱克川;王辛;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机 点蚀坑 板实 有限元 模型 全自动 建模 方法 | ||
1.一种随机点蚀坑在板实体有限元模型中全自动建模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A.用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对板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化设置,定义材料单元属性,并定义两个数组,分别用来存放点蚀圆心X、Y有效坐标信息,每个(X,Y)坐标作为可能出现的点蚀圆心位置,
再定义两个数组,分别存放随机半径和随机深度;
B.开始随机生成第一个点蚀坑圆柱,圆柱的高是与模型的厚度相等,以此圆柱圆心为基准,与下一个生成的圆柱圆心进行距离对比,用来判断新生成的圆心是否与原有的圆心重叠,此后每生成的圆柱圆心都与最近的圆柱圆心进行距离对比,用以排除点蚀区域可能重叠的圆心,循环控制直到生成所有非重叠的圆柱,布尔操作挖孔,同时在圆孔处再次生成圆柱,但高度为板厚减去随机深度,半径与圆孔半径相同,此时生成的圆柱体作为本发明所要求的点蚀坑底部,其上部即为点蚀坑;
C.通过移动,旋转坐标平面,沿板实体长,宽方向分别进行等距离切割,切割次数由循环控制,通过循环控制,移动工作平面原点到点蚀坐标圆心位置对点蚀区依次进行对角切分,然后沿厚度进行等距切分,厚度方向切分最小单位与随机深度有关,粘接所有体,利用映射划分整个点蚀板实体几何模型,构建出随机点蚀全自动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随机点蚀坑在板实体有限元模型中全自动建模方法,其特征是:
在步骤A中,对板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化设置具体设置是:
(1)设置的参数包括实体模型的长A、宽B、厚C和随机点蚀个数N;
(2)定义单元属性,属性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点,切向模量等定义两个数组用来存放圆心有效坐标具体步骤是:
(1)定义两个一维数组LOCX(i),LOCY(i)分别随机存放X和Y坐标信息;
(2)再通过循环分别给板实体横坐标LOCX、纵坐标LOCY赋值,每个(X,Y)组合的坐标作为可能出现的点蚀位置;
(3)再定义两个一维数组,R,H分别存放N个半径、N个深度,给数组R写入随机半径,并给数组H写入随机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随机点蚀坑在板实体有限元模型中全自动建模方法,其特征是
在步骤B中,排除点蚀区域可能重叠的方法是:
(1)随机生成一个关键点,用此关键点作为圆心生成一个圆柱,并在此关键点处生成一个节点;
(2)使用嵌套循环,其中第一个循环,从2开始到N结束;
(3)第二个循环开始,循环次数应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点蚀的坐标数,从所有可能发生点蚀的位置坐标中,随机产生一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并用此坐标建立节点;
(4)用此节点与周围最近的节点进行距离对比;
(5)通过*IF语句,根据点蚀坑的生产范围判断,满足距离要求则在此生成节点,通过节点生成关键点,以此关键点为圆心生成一个的圆柱,圆柱的高度为板厚度,半径为R(I)(I是第一个循环的循环次数),若坐标无效,则删除该节点;
(6)继续运行循环,直至选到N点,结束循环;
(7)板实体减去圆柱体,生产圆孔;
(8)根据以上选中的圆柱编号,在圆孔处通过循环控制,依次重新生成与圆孔等直径,高度为板厚-随机深度的圆柱,这是本发明所要求的点蚀坑底,其上部即为点蚀坑,点蚀随机深度需要经过取整等处理,在沿板厚度等距切分的时候,如果不能保证每个点蚀深度最小单位与切分最小单位相等,则最后影响有限元网格划分,所以随机深度需经过取整处理,其最小单位要与板厚切分最小单位相同,以便于后面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35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