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活化过硫酸氢钾杀灭水中微生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3579.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生;季晨亮;蔡晨;姚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常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海安常州大学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72;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硫酸氢钾 金属离子 微生物 过渡金属离子 水体 水中微生物 紫外灯照射 紫外活化 氯化消毒副产物 水体消毒净化 污水处理技术 协同 波长紫外光 二价铁离子 紫外光 二价铁 摩尔比 投加量 下边 复活 消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活化过硫酸氢钾杀灭水中微生物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水体消毒净化技术领域。该方法中,所述的金属离子为二价铁离子;所述的紫外为254nm波长紫外光,紫外光强度0.118mW/cm2;所述的金属离子与所述的过硫酸氢钾同时存在时在紫外灯照射下与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反应,杀灭所述的水体中的微生物;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在含有微生物的水体中加入所述的金属离子,金属离子投加量为0.01‑0.3mmol/L;步骤二、在紫外灯照射下边搅拌边加入过硫酸氢钾,过硫酸氢钾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1。该方法较单独紫外、紫外过硫酸氢钾以及二价铁过硫酸氢钾体系更高效,显著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同时不存在紫外单独消毒是的光复活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水体消毒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活化过硫酸氢钾杀灭水中微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出水消毒都是必须的处理单元。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体中的致病菌和微生物,降低通过水传播疾病的风险。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和污水消毒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化学药剂消毒法、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电化学方法是污水消毒目前通常采用的主要方法。
液氯长期以来作为一种成熟的消毒剂应用已有百年历史,液氯的消毒效果是得到人们所公认的,同时,液氯消毒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随着对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的分析研究,发现氯与水中某些有机物如腐植酸、富里酸等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卤代烷和氯化有机物,使得处理后的污水中各类氯化有机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易造成二次污染。
由于氯消毒副产物的不断检出、氯在储备运输时的安全性以及水质标准的不断修订和严格化,用于水和废水消毒的氯取代工艺的研究日益增多。紫外线(UV)消毒因具有灭菌广谱、消毒副产物少、操作简单等特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紫外虽经济高效,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紫外不像氯能提供持续的消毒能力,同时,在水质浊度大时,会影响紫外光的透出和杀菌效果,并且存在光复活现象,紫外照射也可能引起细胞的适应性变异,从而抵抗低剂量的消毒剂消毒。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氯化消毒副产物以及紫外消毒没有持续的消毒能力、存在光复活现象、且会引起细胞变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活化过硫酸氢钾杀灭水中微生物的方法。该方法消毒较单独紫外、紫外过硫酸氢钾以及二价铁过硫酸氢钾体系更高效,显著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且不存在单独紫外消毒的光复活现象。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活化过硫酸氢钾杀灭水中微生物的方法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活化过硫酸氢钾杀灭水中微生物的方法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活化过硫酸氢钾杀灭水中微生物的方法,所述的金属离子为二价铁离子;所述的紫外为254nm波长紫外光,紫外光强度0.118mW/cm2;所述的金属离子与所述的过硫酸氢钾同时存在时在紫外灯照射下与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反应,杀灭所述的水体中的微生物;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在含有微生物的水体中加入所述的金属离子,金属离子投加量为0.01-0.3mmol/L。
步骤二、在紫外灯照射下边搅拌边加入过硫酸氢钾,过硫酸氢钾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1,所述的搅拌过程发生下列反应:
(1)
(2)
(3)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常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海安常州大学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未经海安常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海安常州大学高新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3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