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收集漏液且便于快速散热的家用电磁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3538.7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10;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液 耐热陶瓷板 装置盒 家用电磁炉 快速散热 水管 防护机构 冷却机构 绕线机构 收集机构 电磁炉 固定扣 驱动控制模块 整体散热效果 操作面板 内部安装 烹饪过程 橡胶支腿 整体使用 加热区 漏液孔 中心处 内壁 汤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集漏液且便于快速散热的家用电磁炉,包括耐热陶瓷板、防护机构、漏液收集机构、调节机构、冷却机构和绕线机构,所述耐热陶瓷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加热区,所述防护机构和耐热陶瓷板相连,所述漏液收集机构中的漏液孔开设在耐热陶瓷板上,所述装置盒上安装有橡胶支腿,所述调节机构和操作面板相互连接,所述装置盒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控制模块,所述冷却机构中的第一通水管位于水管固定扣的内侧,且水管固定扣固定在装置盒的内壁,所述绕线机构安装在装置盒上。该可收集漏液且便于快速散热的家用电磁炉,可对汤汁等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漏液进行收集,同时方便清理,电磁炉的整体散热效果更好,有效提高了电磁炉的整体使用年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收集漏液且便于快速散热的家用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适应大多数情况下的烹饪要求,例如炒菜、火锅和煲汤等,但是现有的电磁炉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着散热效果不好,导致电磁炉内的电路元件极易受高温影响老化,使用寿命不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容易直接和墙面相接触,长时间使用容易对墙面的美观度和洁净度造成影响;烹饪过程中不慎洒落的汤汁等漏液会停留在电磁炉上或直接流动到桌台上,清洁不方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集漏液且便于快速散热的家用电磁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散热效果不好,导致电磁炉内的电路元件极易受高温影响老化,使用寿命不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容易直接和墙面相接触,长时间使用容易对墙面的美观度和洁净度造成影响;烹饪过程中不慎洒落的汤汁等漏液会停留在电磁炉上或直接流动到桌台上,清洁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收集漏液且便于快速散热的家用电磁炉,包括耐热陶瓷板、防护机构、漏液收集机构、调节机构、冷却机构和绕线机构,所述耐热陶瓷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加热区,且耐热陶瓷板安装在装置盒上,所述防护机构和耐热陶瓷板相连,且耐热陶瓷板上设置有挡条,所述漏液收集机构中的漏液孔开设在耐热陶瓷板上,所述装置盒上安装有橡胶支腿,且装置盒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卡柱,所述调节机构和操作面板相互连接,且操作面板位于装置盒的一侧,并且调节机构中的收纳空间开设在装置盒的框壁中,所述装置盒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控制模块,且驱动控制模块和激励线圈相连,并且激励线圈的背部安装有铁氧体磁块,所述冷却机构中的第一通水管位于水管固定扣的内侧,且水管固定扣固定在装置盒的内壁,所述绕线机构安装在装置盒上,且装置盒的边侧开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含有横条、固定螺栓和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一端和横条相互连接,横条通过固定螺栓和耐热陶瓷板相互连接,所述横条通过两端的固定螺栓与耐热陶瓷板组成拆卸安装结构,并且横条和防护罩铰链连接,防护罩的转动范围为0-120°。
优选的,所述挡条设置有4个,4个挡条分别分布在耐热陶瓷板的四周,且挡条和耐热陶瓷板为一体化结构,两者材质相同。
优选的,所述漏液收集机构包含有漏液孔、收集盒、横轨和卡板,且卡板固定在装置盒上,并且横轨开设在收集盒的两端外侧。
优选的,所述漏液孔和收集盒为垂直对应分布,所述横轨的内侧和卡板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含有调节杆、收纳空间、弹性组件、横杆和固定座,且调节杆位于收纳空间的内部,并且弹性组件围绕在调节杆的外围,所述安装有横杆的固定座安装在操作面板的背面,且横杆和调节杆的一端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3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