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2448.6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彭玉明;王伟;谢攀;朱新波;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星 探测器 自主 分离 判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面测控站上注分离参数,设置分离前状态;步骤二:在预定分离时刻前三十分钟对摆杆解锁火工品实施主动热控;步骤三:在预定分离时刻前五分钟遥测监视探头开机;步骤四:达到预定分离时刻后,根据设定的分离参数,摆杆解锁火工品起爆;步骤五:判断摆杆行程开关的信号是否触发,若触发则确认摆杆展开到位,转入步骤七,若未触发,转入步骤六。本发明针对可分离式探测器的特点,能够满足探测器的自主分离控制对分离状态判定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判别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当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环绕轨道后,由器地距离造成的通信延时达到20min,地面上注的控制指令不能对探测器进行实时控制,只能通过提前上注分离相关参数,由探测器在轨自主判别分离条件,进行自主分离控制。
本发明利用探测器上的多种触发信号,结合地面提前注入的分离参数,实现了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状态判别,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判别方法,其针对可分离式探测器的特点,能够满足探测器的自主分离控制对分离状态判定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面测控站上注分离参数,设置分离前状态;
步骤二:在预定分离时刻前三十分钟对摆杆解锁火工品实施主动热控;
步骤三:在预定分离时刻前五分钟遥测监视探头开机;
步骤四:达到预定分离时刻后,根据设定的分离参数,摆杆解锁火工品起爆;
步骤五:判断摆杆行程开关的信号是否触发,若触发则确认摆杆展开到位,转入步骤七,若未触发,转入步骤六;
步骤六:利用摆杆解锁火工品起爆遥测信号确认是否起爆,若确认起爆则转入步骤七,否则转入故障模式;
步骤七:实施分离火工品起爆;
步骤八:判断分离行程开关的信号是否触发,若触发则确认分离成功,转入步骤十,若未触发,转入步骤九;
步骤九:利用分离火工品起爆遥测信号确认是否起爆,若确认起爆则转入步骤十,否则转入故障模式;
步骤十:关闭火工品主动加热控制;
步骤十一:关闭遥测监视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可分离式探测器的特点,能够满足探测器的自主分离控制对分离状态判定的需求,利用探测器上的多种触发信号,结合地面提前注入的分离参数,实现了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状态判别。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判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火星探测器在轨自主分离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面测控站上注分离参数,设置分离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2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