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服务器主板端调整PCIe拓扑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72212.2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2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宗艳艳;贡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主板 调整 pcie 拓扑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从服务器主板端调整PCIe拓扑的方法,所述服务器中包括有一个服务器主板,所述服务器主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器以及2个、4个或8个CPU,且每两个CPU构成一组CPU,每组CPU对应四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PCIe拓扑;
根据目标PCIe拓扑,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
其中,每组CPU可以提供2种PCIe拓扑结构,根据2种不同的PCIe拓扑结构,所述根据目标PCIe拓扑,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包括:
根据目标PCIe拓扑,通过改变PCB布线互连的方式,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或者,
根据目标PCIe拓扑,通过改变线缆连接的方式,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服务器主板端调整PCIe拓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PCIe拓扑,通过改变PCB布线互连的方式,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包括:
设置平行和交叉两种不同互连形式的扣板,所述扣板上包括有PCB走线和高速连接器;
根据目标PCIe拓扑选择扣板;
当采用平行互连形式的扣板时,将平行互连形式的扣板通过高速连接器与服务器主板上的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
当采用交叉互连形式的扣板时,将交叉互连形式的扣板通过高速连接器与服务器主板上的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服务器主板端调整PCIe拓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PCIe拓扑,通过改变线缆连接的方式,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包括:
设置两根线缆,所述线缆的两端设置有线缆连接器;
根据目标PCIe拓扑选择线缆的连接方式,所述线缆的连接方式包括交叉连接和平行连接;
当采用交叉连接方式时,将两根线缆交叉后,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器与服务器主板上的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
当采用平行连接方式时,将两根线缆平行放置后,分别通过线缆连接器与服务器主板上的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
4.一种从服务器主板端调整PCIe拓扑的系统,所述服务器中包括有一个服务器主板,所述服务器主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器以及2个、4个或8个CPU,且每两个CPU构成一组CPU,每组CPU对应四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依次通过背板、PCIe扩展板连接不同的PCIe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拓扑类型确定模块和拓扑切换模块,所述拓扑切换模块与每组CPU可拆卸连接;其中,
所述拓扑类型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PCIe拓扑;
所述拓扑切换模块,用于根据目标PCIe拓扑,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其中,每组CPU可以提供2种PCIe拓扑结构,根据2种不同的PCIe拓扑结构,所述拓扑切换模块用于根据目标PCIe拓扑,通过改变PCB布线互连的方式,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或者,根据目标PCIe拓扑,通过改变线缆连接的方式,变换每组CPU与四个连接器的连接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从服务器主板端调整PCIe拓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切换模块包括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分别对应不同的PCIe拓扑,且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均包括有PCB走线和高速连接器,所述第一扣板或第二扣板通过高速连接器与服务器主板上的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从服务器主板端调整PCIe拓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切换模块包括两根线缆,且所述线缆的两端设置有线缆连接器,所述线缆通过线缆连接器与服务器主板上的连接器一一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从服务器主板端调整PCIe拓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Ie设备包括GPU阵列或NVMe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22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