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炉用陶瓷焊补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1974.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超;吴萌;沈建忠;杜晨;李攀;刘洋;江祖应;郑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6 | 分类号: | C10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焊补机 焊补 陶瓷 焦炉 三通阀 变径 作业时间缩短 变径连接 工作效率 维护方便 占地空间 制造成本 作业流程 接球阀 连接球 漏斗连 入气管 体积小 重量轻 补焊 导管 球阀 套管 漏斗 气管 保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用陶瓷焊补机,包括有变径三通阀、气管连接球阀、漏斗连接球阀、漏斗、导管、入气管以及变径连接套管等部件。通过其结构设计,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发明保留原变径三通阀,通过设置球阀连接其他组件。该陶瓷焊补机适用效果好,操作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其能够改善了原陶瓷焊补机作业流程复杂、作业时间长等弊端。该陶瓷焊补机重量轻、体积小占地空间小,便于搬取。使用本发明,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将原陶瓷焊补作业人员从4人降低至2‑3人即可,极大提高了作业质量,将个体补焊作业时间较原陶瓷焊补持续作业时间缩短了一半,陶瓷焊补深度可达到6m,陶瓷焊补质量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化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焦化领域中一种实用方便、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的可改善焦炉陶瓷焊补效率及质量的装置,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焦炉简易陶瓷焊补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焦炉生产过程中,随着炉龄的增长,焦炉炭化室内墙面的破损就会日趋严重,尤其是焦炉炭化室边部设置的第一道以及第二道火道普遍存在剥蚀、碎裂或砖的脱落等问题,这样墙面就会出现明显裂纹,影响生产。
国内焦炉主要通过陶瓷焊补维修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陶瓷焊补技术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焦炉维修技术,其原理是使用一种由耐火材料和金属粉燃料组成的干混合物,使用特定的喷枪将这种混合物喷射到需要修补的区域,从而实现焦炉缺陷的修补。
通过研究分析,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陶瓷焊补技术主要有如下缺点:
1、陶瓷焊补机设计笨重,不易搬取,在焊补作业中需要3-4名操作人员将焊补设备搬运至现场,造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增加;
2、操作步骤繁琐,完成整个陶瓷焊补作业用时较长,工作效率低;
3、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炭化室温度偏高,陶瓷焊补喷枪弯头处易烧融,陶瓷焊补的有效作业时间短;
4、喷枪设计无法满足5m以后的陶瓷焊补需要,焊补质量无法满足工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陶瓷焊补机,通过对原陶瓷焊补机结构设计的改进,克服了原设备笨重不易搬取、有效作业时间较短、作业区深度不够的缺陷,从而实现提高陶瓷焊补质量和作业效率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焦炉用陶瓷焊补机,包括有变径三通阀、供气装置以及陶瓷焊补喷枪,所述变径三通阀包括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以及第三连接口,于所述变径三通阀内部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口相对设置。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还包括有气管连接球阀、漏斗连接球阀、漏斗、导管、入气管以及变径连接套管;
所述导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口对接,所述陶瓷焊补喷枪与所述导管连接、并通过所述导管延长设置;
所述漏斗连接球阀与所述第一连接口对接,所述漏斗与所述漏斗连接球阀连接并通过所述漏斗连接球阀与所述变径三通阀连通;
所述变径连接套管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口上,所述入气管与所述变径连接套管对接并通过所述变径连接套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对接口上,所述入气管与所述支管连通,所述气管连接球阀设置于所述变径三通阀的外部并与所述入气管连接,所述供气装置通过所述气管连接球阀与所述入气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陶瓷焊补喷枪包括有弯管段,于所述弯管段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高铝纤维毡防护层。
优选地,于所述防护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管。
优选地,所述气管连接球阀以及所述漏斗连接球阀均为DN60球阀;所述漏斗为φ270料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1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