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管结构及测试缆入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70844.5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芦志伟;孙新;谢斌;胡承军;潘勇;舒博钊;段胜男;王宁博;汪志;努尔买买提·吾买尔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2;E21B23/00 |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转接结构 通孔 油管结构 连通 测试 封隔器 有效地 侧壁 穿出 井中 外部 | ||
1.一种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油管(10)和第二油管(20);
转接结构(30),所述第一油管(10)与所述第二油管(20)彼此靠近的两端通过所述转接结构(30)连通,所述转接结构(3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管(10)连通的第一通孔(31),所述转接结构(3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2);
测试缆(40),包括第一缆段(41)和第二缆段(42),所述第一缆段(41)位于所述第一油管(10)内,所述第二缆段(42)经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第二通孔(32)从所述转接结构(30)内穿出,以使所述第二缆段(42)位于所述第一油管(10)和所述第二油管(20)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管(20)中设置有油泵(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0)远离所述第二油管(20)的一端设置有过油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段(41)远离所述第二油管(2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43),所述第一油管(10)远离所述第二油管(2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结构(43)相适配的固定结构(12),所述连接结构(43)能够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结构(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缆段(41)远离所述第二油管(20)的一端设置有加重结构。
6.一种测试缆入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有转接结构(30)的测试缆(40)从第一油管(10)的上端伸入至所述第一油管(10)的下端,并使所述测试缆(40)的第一缆段(41)位于所述第一油管(10)内;
第二油管(20)与所述转接结构(30)连接,所述测试缆(40)的第二缆段(42)由所述转接结构(30)内穿出并位于所述第一油管(10)和所述第二油管(20)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缆入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缆入井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设置有转接结构(30)的测试缆(40)下放至第一油管(10)内之前,将所述第一油管(10)入井,使其在竖直方向上伸入第一预设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缆入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油管(10)内放入所述测试缆(40)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缆段(41)的底端接触至所述第一油管(10)的底端时,停止所述测试缆(40)的下放动作,并将所述转接结构(30)连接在所述第一油管(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缆入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缆段(42)由所述转接结构(30)内穿出后固定在所述第二油管(20)的外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缆入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缆入井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油管(20)与所述转接结构(30)连接,所述测试缆(40)的第二缆段(42)由所述转接结构(30)内穿出并位于所述第一油管(10)和所述第二油管(20)的外部之后,将所述第二油管(20)、所述第一油管(10)、所述转接结构(30)和所述测试缆(40)一同向井内继续下放,直至所述第二油管(20)伸入所述井内至第二预设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缆入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缆入井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缆段(41)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油管(10)的底端接触之前,将所述测试缆(40)穿设在所述转接结构(30)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试缆入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缆入井方法还包括在将第一油管(10)入井至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之前,将所述测试缆(40)穿设在所述转接结构(3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8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