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骨架强化型多孔淀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70327.8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金征宇;徐恩波;吴正宗;焦爱权;周星;田耀旗;王金鹏;柏玉香;赵建伟;谢正军;徐学明;杨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19/22 | 分类号: | C12P19/22;C12P19/20;C12P19/14;C12P19/04;C08B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淀粉 强化型 碳骨架 制备 过渡金属离子 淀粉 淀粉酶 预处理 水污染净化 材料领域 多孔材料 挤压设备 替代目标 药物控释 淀粉基 酶用量 生物法 物理法 包埋 医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骨架强化型多孔淀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淀粉与过渡金属离子结合,之后将附有过渡金属离子的淀粉与淀粉酶经过挤压设备处理,最后形成高强度重组结构的淀粉基多孔材料,即所述碳骨架强化型多孔淀粉。本发明降低了生物法的酶用量与作用时间,也改变了物理法仅能作为预处理的现状,在药物控释、水污染净化、包埋与替代目标物以及其他医疗、化工、环境与材料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淀粉基多孔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过渡金属离子强化碳骨架,制得的多孔淀粉。
背景技术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变性淀粉,即通过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改变原淀粉的颗粒结构从而形成多孔。多孔淀粉的相比原淀粉具有更大的孔隙率、比表面积;较低的堆积密度;更好的吸附能力等,已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疗、环保、食品、造纸、印刷、洗涤剂、化妆品等诸多领域。
目前,最常用的是生物法,即利用淀粉酶水解淀粉部分表面产生小孔。但由于生淀粉在低于糊化温度时对酶的敏感性较低,而高温淀粉糊化则破坏了孔洞的支撑结构(即骨架结构),故生物法基本是在低温下制得,往往需要加大酶量或延长反应时间以提高产率。此外,该法制得的多孔淀粉其整体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各理化性能与抗溶解、机械等作用较差,功能单一具有局限性,在应用时往往还需大幅改性(如化学交联、表面官能团改性等),耗时耗力。
其次是化学法,如酸水解、溶剂交换、乳液交联等,但该法除制备流程复杂外,还引入大量化学试剂,在生产成本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淀粉经化学试剂处理后,结构比生物法制得的多孔淀粉更脆弱,故应用受限。
物理法运用最少,虽然挤压、超声波、醇变性、喷雾、机械撞击等诸多方法被尝试,但基本均难以形成有效的多孔(大多为表面凹陷且均匀性差),一般仅作为辅助生物法制备的前处理步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供了一种碳骨架强化型多孔淀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过渡金属离子强化淀粉结构、非过渡金属离子辅助酶效稳定发挥,使得物理挤压协同酶作用成为一种有效的制备多孔淀粉的手段,一方面降低了生物法的酶用量与作用时间、提高其产品机械强度;另一方面改变了物理法仅能作为预处理的现状,合并与简化了原有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骨架强化型多孔淀粉,所述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淀粉与过渡金属离子结合,之后将附有过渡金属离子的淀粉与淀粉酶经过挤压设备处理,最后形成高强度重组结构的淀粉基多孔材料,即所述碳骨架强化型多孔淀粉。
所述多孔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将淀粉与过渡金属水溶液混合,在20-40℃条件下,搅拌、浸泡1-12h,之后倾倒筛出淀粉并清洗1-3次,置于烘箱中,30-50℃下烘干,得到过渡金属离子强化淀粉;
(2)将淀粉酶与非过渡金属离子水溶液混合,在20-40℃条件下搅拌、混合1-4h,得到非过渡金属离子—淀粉酶复合液;
(3)将步骤(1)制得的过渡金属离子强化淀粉与步骤(2)制得的非过渡金属离子—淀粉酶复合液混合预调湿,得到预混料,之后将预混料喂入挤压系统,出料,制得所述碳骨架强化型多孔淀粉。
步骤(1)中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过渡金属为锰、铁、钴、镍、铜、锌、锆、钯中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形式为可溶性金属盐。
步骤(1)中所述过渡金属水溶液的离子浓度为0.1-5mol/L;所述淀粉与过渡金属水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250:1g/L。
步骤(2)中所述淀粉酶为中温α-淀粉酶、耐高温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过渡金属离子为钠、钾、镁、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糖的分离纯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蜗牛酶制备壳寡糖的方法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