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气囊的控制方法及气囊的折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0263.1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1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北川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7;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乘员 保护装置 气囊 控制 方法 折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气囊的控制方法及气囊的折叠方法。一对第一气囊及一对第二气囊收纳于车辆用座椅的侧壁部的对向部位。第一气囊在座椅侧视观察下相对于就座乘员的肩部设定在座椅前方侧的位置,第二气囊在座椅侧视观察下相对于就座乘员的腰部设定在座椅前方侧的位置。一对第一气囊及一对第二气囊构成为,接受气体的供给而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膨胀展开,并且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各对的气囊彼此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侧相互推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气囊的控制方法及气囊的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各种具备气囊的装置(参照日本特开2009-5683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3962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3147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8-114631号公报)。例如,日本特开2009-56836号公报公开了具备气囊的乘员约束装置。在该乘员约束装置中,以如下方式进行约束:在碰撞预知时,多个底板从座椅靠背的左右的侧部枕垫的前表面侧突出,进而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到碰撞的情况下,气囊从底板的前端部向乘员侧膨胀而从左右夹持乘员的躯体部。另外,日本特开平9-3962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备气囊的机动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在该机动车用儿童安全座椅中,在碰撞时,气囊从一对座椅侧壁分别朝向前方鼓出,并且两端固定于该座椅且与气囊的外表面连结的安全带从前方抱住一对气囊,由此对儿童乘员进行保护。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9-56836号公报记载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是通过气囊从左右夹持来约束乘员的结构,因此也需考虑乘员从左右的气囊挤过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而且,在日本特开平9-39625号公报记载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在碰撞时,乘员的腰部未被气囊按压,因此假设在下半身质量比儿童乘员大的大人乘员就座的座椅中适用同样的结构时,乘员的下半身可能会在气囊的下侧挤过,在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碰撞时要向座椅前方侧进行惯性移动的就座乘员的约束性的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气囊的控制方法及气囊的折叠方法。
本公开的第一形态涉及一种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具备: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座垫及座椅靠背,并且具有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两端部向座椅前方侧延伸至在座椅侧视观察下比就座乘员的肩部及腰部靠座椅前方侧的位置;成对的第一气囊,分别收纳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一对所述侧壁部的对向部位,在座椅侧视观察下相对于就座乘员的肩部设定在座椅前方侧的位置;及成对的第二气囊,分别收纳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一对所述侧壁部的对向部位,在座椅侧视观察下相对于就座乘员的腰部设定在座椅前方侧的位置,所述成对的第一气囊及所述成对的第二气囊构成为,接受气体的供给而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膨胀展开,并且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各对的气囊彼此在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侧相互推压。
根据上述结构,车辆用座椅的侧壁部在座椅侧视观察下向座椅前方侧延伸至比就座乘员的肩部及腰部靠座椅前方侧的位置,在一对侧壁部的对向部位收纳有成对的第一气囊及成对的第二气囊。成对的第一气囊在座椅侧视观察下相对于就座乘员的肩部设定在座椅前方侧的位置,成对的第二气囊在座椅侧视观察下相对于就座乘员的腰部设定在座椅前方侧的位置。在此,成对的第一气囊及成对的第二气囊接受气体的供给而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膨胀展开,并且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各对的气囊彼此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侧相互推压。因此,例如若在检测或预知到车辆的正面碰撞的情况下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如前述那样膨胀展开,则要惯性移动的就座乘员的行进方向侧被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堵住。并且,要向座椅前方侧惯性移动的就座乘员的左右的肩部与第一气囊抵接且就座乘员的左右的腰部与第二气囊抵接。其结果是,能有效地抑制就座乘员的惯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