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消费数据存储、数据校验、数据溯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9696.5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6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金风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高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消费 数据 存储 校验 溯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消费数据存储、数据校验、数据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行业区块链,每个行业区块链的用户为一个节点,由行业区块链的所有用户指定多个节点为记账人;B、为步骤A中的每个节点分配唯一的校验码,在步骤A中建立的行业区块链的网络层建立校验码清单;建立行业区块链区块检索目录;还包括数据存储的步骤、数据校验的步骤和数据溯源的步骤,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消费数据存储、数据校验、数据溯源方法,解决电子数据都存在易消失、易改动、无时间标识、复制成本低、易被侵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块链数据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基于区块链的消费数据存储、数据校验、数据溯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更加丰富,网络交易更加频繁,网络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电子政务、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也日益完善,数据量不断增大。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技术为生活、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互联网和信息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和隐患。
无论是在互联网的信息交互过程中,还是电子政务、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都存在易消失、易改动、无时间标识、复制成本低、易被侵权等问题。如何确保原创电子数据的原创性不被侵权、确保电子数据的安全可靠存储,做到防篡改、可追溯等是当前数据资源时代亟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子数据都存在易消失、易改动、无时间标识、复制成本低、易被侵权,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消费数据存储、数据校验、数据溯源方法,解决电子数据都存在易消失、易改动、无时间标识、复制成本低、易被侵权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区块链的消费数据存储、数据校验、数据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行业区块链,每个行业区块链的用户为一个节点,由行业区块链的所有用户指定多个节点为记账人;
B、为步骤A中的每个节点分配唯一的校验码,在步骤A中建立的行业区块链的网络层建立校验码清单;建立行业区块链区块检索目录;
还包括以下数据存储的步骤:
C、产生交易数据时,产生交易的节点发起请求,请求创建一个新的交易数据区块,行业区块链将该交易数据区块广播到区块链上的所有记账人;
D、记账人对步骤C中请求的交易数据区块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进入步骤E;
E、步骤C中发起请求的节点将校验码、交易数据和时间戳存储在交易数据区块、将交易数据信息储存在检索目录中,交易数据区块添加至行业区块链的主链上;
还包括以下数据校验的步骤:
F、在步骤E中交易数据区块添加至行业区块链的主链上后,行业区块链提取交易数据区块中的校验码和网络层的校验码清单;
G、行业区块链通过对比校验码和校验码清单获取校验码对应的节点,判断该节点是否与交易数据区块中交易数据记载的节点为同一节点,若是,则通过校验,若不是,则通过行业区块链广播错误信息;
还包括以下数据溯源的步骤:
H、需要进行数据溯源时,节点通过行业区块链区块检索目录检索对应的交易数据区块,检索到对应区块后通过行业区块链数据层直接读取该交易数据区块上的交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高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高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9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