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铅压电微-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9000.9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荣;黎清宁;许积文;杨玲;曾卫东;袁昌来;陈国华;饶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1/187 | 分类号: | H01L41/187;C04B35/475;C04B35/622;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铅压电微‑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组成为:Bi0.5Na0.5TiO3+0.15wt%LiBiO3+0.02%wtCeO2。用固相烧结法,结合热处理技术,生长无铅压电微‑纳米线,长度在3‑8μm,直径为100‑500nm,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无铅铁电材料,具体是一种ABO3型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微-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技术作为 21世纪一个重要新兴科技领域,在理论与实践上正经历着高速发展,大量新型纳米材料与器件不断被开发出来, 并在生物医学、国防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展现前所未有的应用前景。纳米发电机可以直接给其它微型电子器件供电,例如在生物传感器、生物医药监控和生物活体探测方面,为了保持纳米系统微小且体内可植入等特性,小型供电系统必不可少。通过液相分解法、拓扑化学固相反应法可以制备BaTiO3纳米线。另外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水热法可以制备Bi基复钙钛矿结构的纳米线,如Na0.5Bi0.5TiO3, K0.5Bi0.5TiO3和(Na0.8K0.2)0.5Bi0.5TiO3纳米线。但是通过固相烧结结合热处理制备无铅压电微-纳米线还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BO3型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微-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固相烧结法结合热处理,制备长度在3-8μm,直径为100-500nm的纳米线。
本发明无铅压电微-纳米线,组成为:
Bi0.5Na0.5TiO3+0.15wt%LiBiO3+0.02%wtCeO2;
本发明无铅压电微-纳米线的制备方法,采用固相陶瓷烧结法,结合热处理技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Bi0.5Na0.5TiO3+0.15wt%LiBiO3+0.02%wtCeO2的化学计量分别称取分析纯原料Bi2O3、Li2CO3、CeO2、Na2CO3和TiO2,装入球磨罐中,以氧化锆为磨球、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充分混合球磨24小时,分离磨球,将原料在60℃烘干;
(2)烘干后的粉料压制成大块坯体,放入高铝坩埚加盖,于800℃保温2小时合成固溶体;
(3)合成的固溶体在100Mpa冷等静压成型;
(4)成型的原料采用微波快速烧结,在1000℃保温15分钟,烧结成瓷;
(5)烧结的样品放在氧化锆板上,上面覆盖氧化铝板,50℃/min快速升温至612℃保温106分钟,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通过热处理的样品生长成无铅压电微-纳米线,长度在3-8μm,直径为100-500nm。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无铅压电微-纳米线,长度在3-8μm,直径为100-500nm,具有产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铅压电微-纳米线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90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