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钢筋间接焊接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8826.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凌柯;苗欣蔚;石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复合墙板 预埋钢板 预埋件 肋梁 复合墙结构 钢筋 焊接连接 间接焊接 装配式 暗梁 肋柱 施工 减震 处理操作 带肋钢筋 干式连接 经济实用 两端设置 生态环保 有效连接 规格化 可选性 密实性 耗能 拼缝 墙板 建造 制作 统一 | ||
一种基于钢筋间接焊接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复合墙板预埋件的布置以及连接的施工方法,在预制复合墙板的肋柱底部以及除顶部肋梁与底部肋梁之外的其它肋梁两端设置预埋钢板,在暗梁上方对应预制复合墙板的肋柱也设置预埋钢板。通过带肋钢筋焊接连接水平相邻预制复合墙板之间的预埋钢板,以及预制复合墙板与其下部暗梁之间的预埋钢板,进而实现预制复合墙板与周围构件的有效连接,本发明属于干式连接,工艺简单,预埋件和钢筋可选性好,易于制作,焊接连接安全可靠,带预埋件的墙板可实现规格化、统一化及多样化,具有耗能减震、生态环保、快速建造、经济实用等优点,且拼缝处理操作简单,密实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装配式复合墙结构的墙体连接,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钢筋间接焊接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建筑产业依然大量地使用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存在:原材料现场浪费大、施工周期长、建筑能耗大、建筑产生的垃圾污染环境、噪声影响居民生活、粉尘污染空气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发展适用、经济、绿色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一个趋势。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等特点,通过装配化施工可大大减少现场湿作业以及劳动力的使用,是我国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成败的关键在于预制构件之间,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及后浇混凝土之间的边界连接技术,其中包括连接接头的选用和连接节点的构造设计。预制墙板的连接技术按施工方法可以分为湿式连接和干式连接。湿式连接是在两个预制构件之间通过浇筑混凝土或灌注灌浆料来进行连接;湿式连接是预制构件连接方式中常用且便利的连接方式,具有施工更加便利、连接质量好、结构整体性能更接近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干式连接则是通过在预制构件内植入钢筋套筒或预埋件,通过套筒灌浆、螺栓或焊接等进行连接的方式;干式连接具有精度更高、缩短施工周期、节点震后受损易修复、便于偏远地区安装等优点,是未来装配式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以上连接的优缺点,现提出一种全焊接形式的装配式预制复合墙板的连接技术,该技术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投入成本较低,并且连接性能也比较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符合目前住宅产业化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钢筋间接焊接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钢筋间接焊接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结构,包括预制复合墙板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复合墙板4的肋柱底部以及除顶部肋梁与底部肋梁之外的其它肋梁两端设置预埋钢板3,在暗梁6上方对应预制复合墙板4的肋柱也设置预埋钢板3,通过带肋钢筋1焊接连接水平相邻预制复合墙板4之间的预埋钢板3,以及预制复合墙板4与其下部暗梁6之间的预埋钢板3。
所述水平相邻预制复合墙板之间填充EPS泡沫条2。
所述预制复合墙板4与其下部暗梁6之间设置砂浆垫层5。
所述预制复合墙板4由混凝土框格及其内嵌的轻质生态填充块材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基于钢筋间接焊接连接的装配式复合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生产预制复合墙板4
首先组装专用钢模板,摆放好预埋钢板3,底层浇筑混凝土,随即摆放生态块材,将加工好的横肋以及纵肋钢筋9放入模板中,待确认无误后,再浇筑混凝土,随后赶平、抹面,预制完成后进行标准养护,待强度达到要求时,拆除模板,即形成预制复合墙板4;
步骤二:预制复合墙体的水平缝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8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