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的半导体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7559.8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怀新;李忠辉;尹志军;陈堂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谱 测试 技术 半导体 薄膜 热导率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的半导体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计待测薄膜的试样测试区的微桥结构,并基于光刻、蒸发、等离子体刻蚀技术进行样品制备;
步骤2,对待测薄膜材料开展特定温度下拉曼光谱测试,进行峰值-温度偏移系数标定;
步骤3,对待测薄膜的表面电极施加特定功率,测试微桥结构的中心区域拉曼谱峰值的偏移量;
步骤4,依据标定的峰值-温度偏移系数K,结合测试得到的电极法线方向拉曼峰值,计算出微桥表面的薄膜中心区域的温度分布;
步骤5,首先建立测试样品结构的热传递的三维仿真模型,按测试条件输入模型的边界条件,将薄膜的热导率设置为变量,进行仿真计算其中心区电极法线方向的温度分布,将其仿真温度分布曲线和测试的结果进行拟合,最终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拟合一致时,得到薄膜的热导率值;具体为:
建立测试样品结构的热传递的三维仿真模型,将待测薄膜的热导率设置为变量,其范围为A~B,其中A为薄膜热导率理论值的70~75%,B为薄膜热导率理论值,增量为1W/m·K,仿真计算其中心区电极法线方向的温度分布和测试的结果进行拟合,热导率在C~D之间时全部覆盖测试结果,当变量值为E时和测试结果有最大拟合,则该薄膜的热导率为E,误差值为±max(|D-E|,|C-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的半导体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桥结构的设计方法为:
首先在待测区薄膜上设计线性热源,即条形电极,其微桥区的电极宽度在3~5um之间,长度和刻蚀区长度一致;
其次,线性热源两端设计电路连接区,用于与外接电路互连;
最后,在衬底上设计微桥结构的刻蚀区,其长宽比范围在4:1到5: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的半导体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厚度在100~200n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的半导体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刻蚀区长度在500~1000u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的半导体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的制备过程中,电极采用金、铝或铂的蒸发工艺,衬底刻蚀区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的半导体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利用拉曼法进行待测薄膜材料的拉曼谱峰随温度偏移系数的标定:
K=Δω/ΔT
其中,K为峰值-温度偏移系数,Δω为薄膜材料峰值偏移量,ΔT为温度偏移差量;温度范围选取25~200℃之间,以25℃的谱峰值为基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的半导体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对待测薄膜的表面电极施加特定功率,测试微桥结构的中心区域拉曼谱峰值的偏移量,其施加功率范围在0.2~1W之间,测试区域为微桥中心区域的电极法线方向,测试间距为2~20um;所述微桥中心区域是指微桥结构长度方向正中心处电极法线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75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