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7089.5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2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成;田学刚;吴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B66B1/06;B66B1/34;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由于主控装置可以根据电梯的控制信息控制轿厢的运行,电梯的控制信息包含轿厢内各层按键的状态、轿厢内人员有无的状态、轿厢内的客满率、候梯厅的按键状态;又由于在轿厢顶部设置了由L个接近开关构成的第一接近开关阵列,轿厢监测控制器便可以统计接收到反射信号的接近开关的个数以及接近开关的总个数,来确定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客满率可以反映轿厢内的人员乘载情况,因此,主控装置获得轿厢内的客满率后可以根据轿厢内的客满率,更新电梯的控制信息,使得控制信息更加准确,根据更新后的电梯的控制信息控制轿厢运行,避免了电梯无效开关门,节约了资源,延长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与日俱增。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常规的电梯运行规则如下:乘客随机地到达候梯厅通过上/下按钮请求电梯群来响应。当指定的电梯或其他电梯到达该层后,会在请求队列中消除该请求。相关技术中的电梯在运行时,经常会出现下这几种无效调度的情况:
(1)轿厢内空载却有呼叫请求的情况。主要指乘客按下所需去往的楼层,电梯便会响应该指令,但当乘客因一些原因放弃乘坐,离开电梯时,相关技术中的电梯仍会响应乘客按下的楼层指令,使电梯空载运行和无效开关电梯门。
(2)轿厢内己满载但侯梯厅却有请求的情况。主要是指当轿厢内满载,到达某一楼层时,轿厢内乘客对该层没有停层请求,但在该层候梯厅内有需求也有人的情况时,相关技术中的电梯仍会在该层停站并开启电梯门,使得电梯门无效开关。
这样的无效调度,造成了电梯不必要的开关和运行,导致了能源的浪费,频繁的开启电梯门和无效的摁键除了会导致电量消耗外,还会缩短电梯使用寿命,导致相关部位老化或磨损,加快了电梯的损坏速度。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和轿厢信息监测装置;所述轿厢信息监测装置包括轿厢监测控制器,设置在轿厢顶部由L个接近开关构成的第一接近开关阵列;
所述轿厢监测控制器,用于统计所述第一接近开关阵列中接收到反射信号的接近开关的个数,根据统计的接收到反射信号的接近开关的个数以及接近开关的总个数,确定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并发送给所述主控装置;
所述主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轿厢监测控制器发送的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并根据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实时更新所述电梯的控制信息,所述电梯的控制信息包含轿厢内的信息和各候梯厅的信息,所述轿厢内的信息包含所述轿厢内各层按键的状态、所述轿厢内人员有无的状态、轿厢内的客满率,所述侯梯厅的信息包含所述侯梯厅的按键状态,根据实时更新的电梯的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轿厢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根据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更新所述电梯的控制信息时,所述主控装置,具体用于根据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实时更新轿厢内的客满率;如果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大于零且小于预设值时,确定所述轿厢内为有人状态,不更新所述轿厢内各层按键的状态;如果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为零,确定所述轿厢内为无人状态,将所述轿厢内各层按键的状态中的按下状态更新为未按下状态;如果当前轿厢内的客满率不小于所述预设值,确定轿厢内有人,将各所述侯梯厅的按键状态中的按下状态更新为未按下状态。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实时采集所述轿厢内的图像;
所述轿厢监测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监测所述轿厢内是否有前景目标,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学院,未经潍坊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7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