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摩擦复合阻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6979.4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4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何颖成;陶忠;胡兴国;陶燕;田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摩擦 复合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摩擦复合阻尼器,包括两个阻尼部件,两个阻尼部件的结构相同,且每个阻尼部件包括连接板、橡胶块、外钢管、内钢管、外钢管摩擦材料、内钢管摩擦材料、法兰板Ⅰ、一颗以上的螺栓Ⅰ、一颗以上的螺栓Ⅱ、混凝土腔、通孔Ⅰ、通孔Ⅱ,空腔、法兰板Ⅱ;将本发明阻尼器置于建筑结构体中,在地震作用下,建筑层间变形使阻尼器内钢管与外钢管发生相对错动,通过内外钢管之间的摩擦耗能机制和橡胶压缩变形达到消耗地震能量的目的,本发明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能够根据结构的层间变形自行调节,本发明构造简单,受力机制明确,耗能能力强,可应用于多、高层建筑,也可应用与村镇民居工程,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摩擦复合阻尼器,属于建筑消能减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地震过程中,地表建筑物会发生侧移和扭曲变形,在地震较为强烈时,甚至会发生坍塌,从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减轻建筑地震灾害,消能减震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阻尼器根据消耗能量的机理分为速度相关型和位移相关型两大类。其中速度相关型阻尼器造价高,耐久性差,导致其性价比不高;位移型阻尼器当中软钢阻尼器性能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但对机械加工和焊接环节要求较高,同时这种阻尼器多采用低屈服点钢材,对材料的要求较高,并且经历地震作用后往往会因过大塑性变形而更换,往往不能做到循环使用,不利于节能环保。
由于近几年国内地震频繁发生,震害调查发现村镇房屋受损最为严重,村镇房屋抗震设防能力不足是其终极原因,而成熟的耗能产品因其成本高不利于在村镇民居中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可应用于村镇民居的低成本阻尼器成为当前提高村镇民居抗震设防能力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摩擦复合阻尼器,本发明根据内外钢管之间的摩擦及橡胶压缩变形原理进行耗能,本发明耗能能力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管摩擦复合阻尼器,包括两个阻尼部件,两个阻尼部件的结构相同,且每个阻尼部件包括连接板、橡胶块、外钢管、内钢管、外钢管摩擦材料、内钢管摩擦材料、法兰板Ⅰ、一颗以上的螺栓Ⅰ、一颗以上的螺栓Ⅱ、混凝土腔、通孔Ⅰ、通孔Ⅱ,空腔、法兰板Ⅱ;
所述外钢管的一端与法兰板Ⅱ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一颗以上的螺栓Ⅰ与法兰板Ⅱ连接,所述内钢管安装在外钢管的内部,所述外钢管、内钢管均为变截面钢管,所述外钢管、内钢管一端到另一端的外径依次减小,且内钢管的大外径端位于外钢管大外径端的内侧,所述内钢管的大径端与连接板之间设有橡胶块,所述内钢管包括空腔和混凝土腔,所述外钢管的内壁上设有外钢管摩擦材料,所述内钢管的外壁上设有内钢管摩擦材料,所述内钢管混凝土腔的壳体上设有通孔Ⅰ和通孔Ⅱ,所述内钢管的另一端与法兰板Ⅰ连接;
所述两个阻尼部件的两个法兰板Ⅰ之间通过一颗以上的螺栓Ⅱ固定连接。
所述混凝土腔位于内钢管的小径端,且混凝土腔与内钢管的小径端连通。
外钢管摩擦材料、内钢管摩擦材料为NAO型摩擦材料。
所述外钢管与内钢管为过盈配合。
所述两个阻尼部件的法兰板Ⅱ与外钢管连接处设有一块以上的角板。
在装置安装前,从内钢管的小径端向混凝土腔中浇筑混凝土,所述通孔Ⅰ和通孔Ⅱ增加混凝土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