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体在转子上的半自由度混合型轴向磁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6676.2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3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程子;岳东;杨艳;刘泽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体 转子 自由度 混合 轴向 磁轴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永磁体在转子上的半自由度混合型轴向磁轴承,该混合型轴向磁轴承包括转子及安装于转子组件一侧的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一个环形的永磁体、环形内转子铁芯及环形外转子铁芯,定子组件包括带有凹槽的环形的轴向磁极,轴向磁极包括环形的内定子、环形的外定子、上定子圆盘及下定子圆盘构成,轴向磁极的内定子A的下表面与内转子铁芯、环形永磁体及外转子铁芯上表面之间形成轴向气隙;该混合型轴向磁轴承还包括有一用于检测转子偏离其中间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经过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与所述轴向控制绕组相连。该混合型轴向磁轴承结构简单,安装工艺难度低,能够实现转轴单侧轴向位移的主动控制,适合在产业上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体在转子上的半自由度混合型轴向磁轴承,属磁轴承中的混合磁轴承。
背景技术
磁轴承技术利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磁力,将转子悬浮于空间,避免了定转子之间的机械接触,是一种高性能的新型轴承。由于定转子之间无需机械接触,使得了轴承转子可以承受很高的转速,具有寿命长、能耗低、无润滑、无污染等优点,在高速、真空及超洁净等特殊的应用场合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混合磁轴承利用永磁材料产生偏置磁场,降低了主动磁轴承中的偏置电流产生的功率损耗,然而现有的混合型轴向磁轴承都存在安装困难、拆卸不方便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工艺难度低的永磁体在转子上的半自由度混合型轴向磁轴承,能够实现转轴单侧轴向位移的主动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永磁体在转子上的半自由度混合型轴向磁轴承,包括转子及安装于转子组件一侧的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一个环形的永磁体、环形内转子铁芯及环形外转子铁芯,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带有凹槽的环形的轴向磁极,所述轴向磁极包括环形的内定子A、环形的外定子C、上定子圆盘B及下定子圆盘D构成,轴向控制绕组安装于环形的轴向磁极的凹槽内,轴向磁极的内定子A的下表面与内转子铁芯、环形永磁体及外转子铁芯上表面之间形成轴向气隙;该混合型轴向磁轴承还包括有一用于检测转子偏离其中间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经过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与所述轴向控制绕组相连。
优选地,所述内转子铁芯、环形永磁体及外转子铁芯轴向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轴向磁极的轴向长度等于转子铁芯轴向长度加气隙轴向长度加环形的内定子A轴向长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轴向控制绕组为集中式。
优选地,所述轴向磁极的上定子圆盘B安装于内定子A外圆面上端,外定子C套装与上定子圆盘B外圆面,下定子圆盘D安装于外定子C内圆下端且底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环形永磁体产生的偏置磁通依次经过环形永磁体、外转子铁芯,轴向气隙、轴向磁极、轴向气隙及内转子铁芯构成回路,由所述轴向控制绕组产生的控制磁通依次通过轴向磁极、轴向气隙及外转子铁芯构成回路。
优选地,所述轴向磁极、内转子铁芯、外转子铁芯均由电工纯铁制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的永磁体在转子上的半自由度混合型轴向磁轴承能实现转轴单边拉力可调,实现单侧轴向位移的主动控制,可以应用在某些只需要实现轴向单侧位移控制的场合,例如飞轮中,和传统的单自由轴向磁轴承相比,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控制简化,安装方便的特点。如要实现转轴轴向位移的主动控制,则只需将两个相同的半自由度的永磁体在转子上的的混合型轴向磁轴承配合使用,就能实现转轴的轴向悬浮,在各种磁悬浮系统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永磁体在转子上的半自由度混合型轴向磁轴承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永磁体在转子上的半自由度混合型轴向磁轴承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