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6606.7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民;王永林;袁胜华;朱慧红;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F7/141 | 分类号: | C01F7/141;C01F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氢氧化铝 方法 | ||
1.一种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反应器、膜过滤器和老化装置,其中,所述反应器设置进料口、循环物料入口和排出口,且进料口和循环物料入口位置高于排出口,排出口与膜过滤器入口相连,膜过滤器设置透过液出口和截留液出口,膜过滤器透过液出口通过循环浆液物料管线与反应器的循环浆液入口相连,膜过滤器截留液出口与老化装置相连;氢氧化铝的制备过程如下:
(a)采用pH值摆动法,在反应器中制备氢氧化铝沉淀;
(b)当反应器中浆液的液位达到规定液位时,浆液通过排出口排出进入膜过滤器;通过膜过滤器进行分离后,得到第一浆液和第二浆液,第一浆液由膜过滤器透过液出口排出,通过反应器循环物料入口进入反应器,第二浆液由膜过滤器截留液出口排出,进入老化装置进行老化;
(c)浆液经老化装置后,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氢氧化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一个或多个并联操作的反应器;所述老化装置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老化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设有液位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过滤器透过液出口与反应器的循环浆液入口之间的循环浆液物料管线上设置循环浆液加热器或静态混合器,所述循环浆液加热器为板式或管式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过滤器透过液出口与反应器的循环浆液入口之间的循环浆液物料管线上设置循环浆液加热器和静态混合器,且静态混合器位于循环浆液加热器上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器与老化装置之间设置老化换热器,该老化换热器为板式或管式热交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器中集中装填有膜组件,膜组件竖直排放,膜组件为无机膜或有机膜,所述无机膜材料选自金属、氧化物、无机高分子材料、陶瓷中的任意一种;膜孔径为0.5~10μm,膜过滤器膜组件的膜通量为150~700L/(m2·h);膜过滤器采用错流过滤方式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孔径为1.5~7μm,膜过滤器膜组件的膜通量为300~650 L/(m2·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器上部设有进料腔,中部设有第一浆液腔,下部设有第二浆液腔;在所述反应器、膜过滤器的第二浆液腔和老化装置内设有搅拌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采用pH值摆动法,为反应体系先向酸侧摆动,再向碱侧摆动,或是先向碱侧摆动,再向酸侧摆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反应器时,步骤(a)具体如下:
(a01)酸性物料和碱性物料工作溶液的配制;
(a02)向反应器中加入底水,然后分别并流加入酸性物料和碱性物料,控制pH值为5~8;
(a03)向反应器中加入碱性物料,控制体系内浆液的pH值为8.6~12.0;
(a04)在(a03)之后,向反应器加入酸性物料,控制体系内浆液的pH值为2.0~4.0;
(a05)反复按步骤(a03)和(a04)进行pH值摆动操作;
当反应器中浆液的液位达到规定液位时,反应器产生的浆液通过排出口进入膜过滤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03),向反应器中加入碱性物料,控制体系内浆液的pH值为9.0~11.0;步骤(a04),在(a03)之后,向反应器加入酸性物料,控制体系内浆液的pH值为3.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6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