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标志物CBX8在子痫前期诊治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6439.6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孙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40B40/06;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孟祥斌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纬***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标志 cbx8 前期 诊治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标志物CBX8在子痫前期诊治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和血液中CBX8的表达变化,进一步验证了CBX8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后通过基因沉默技术抑制滋养细胞CBX8表达后观察细胞活性、侵袭能力的改变,以明确CBX8对滋养细胞侵袭性的影响以及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从而为子痫前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分子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生物标志物在CBX8在子痫前期诊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的特殊类型,主要特征为: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而分娩后血压恢复正常。由于地理、社会、经济和种族、文化等的差异,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世界范围内,子痫前期发病率约为2%-8%,而我国子痫前期发病率偏高,约为9.4%。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不断改善母婴的健康,但每年死于妊娠相关性疾病的女性超过50万。
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滋养细胞在子宫螺旋动脉侵入过浅和受限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关键环节。滋养细胞是构成胎盘结构的主要成分,对于胎盘形成及维持胎儿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在囊胚植入早期,滋养外胚层细胞即分化为两类滋养层细胞,即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前者又有两种分化途径:与合体滋养层细胞融合或分化为绒毛外滋养层细胞。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具有侵袭能力,一部分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侵润至子宫内膜的深层、直至子宫肌层的内三分之一,称为间质滋养层细胞;一部分绒毛外滋养层细胞侵入母体子宫螺旋动脉,称为血管内滋养层细胞,并逐步取代血管内皮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基底膜降解,重塑螺旋动脉(spiral artery,SPA),形成高流、低阻SPA,以提供胎儿胎盘充足的血流量。胎盘形成过程中滋养细胞侵袭发生障碍,SPA侵入过浅,胎盘血流减少,一方面可引起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另一方面滋养细胞将分泌某些细胞因子或激素,导致全身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和炎症反应过度,引起高血压、蛋白尿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而诱发子痫前期。滋养细胞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过程相似,不同的是滋养细胞的侵袭受到精细调控,此过程涉及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研究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机制,挑选新的、可靠的临床、生化或物理标记物对其发病进行预测,对于采取可能的预防措施以改善母儿预后、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标志物,灵敏和特异性的实现子痫前期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所述试剂为检测CBX8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水平的试剂。
进一步,所述试剂包括:
特异性识别CBX8基因的探针;或
特异性扩增CBX8基因的引物;或
特异性结合CBX8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抗体或配体。
进一步,特异性扩增CBX8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试剂。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试剂。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核酸膜条,所述核酸膜条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试剂。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CBX8的抑制剂,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进一步,所述抑制剂为siRNA;优选的,siRNA的序列如SEQ ID NO.7~8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