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气纺纱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66021.5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4/50 | 分类号: | D01H4/50;D01H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湍流腔 纺纱喷嘴 开口 纤维引导通道 延伸件 喷气纺纱机 空气喷嘴 纤维棉条 纱线 相邻输出通道 纺纱工艺 进入口 包围 释放 延伸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纺纱机,纺纱喷嘴具有带有内部湍流腔的基体,其中纺纱喷嘴具有用于纤维棉条的进入开口,其中在进入开口与湍流腔之间设置有纤维引导通道,该纤维引导通道用于引导进入进入开口的纤维棉条,其中纺纱喷嘴具有至少局部地延伸到湍流腔中的纱线形成元件,并且具有进入口以及用于纱线的沿着输送方向的相邻输出通道,并且其中纺纱喷嘴具有空气喷嘴,所述空气喷嘴被引导到湍流腔中并且在包围湍流腔的壁的区域中通到湍流腔中。根据本发明设置为纺纱喷嘴具有延伸件,延伸件在进入开口的区域中能够释放地固定到基体,其中与进入开口相邻的纤维引导通道至少局部地由延伸件的通道部分形成。本发明优化了纺纱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气纺纱机。
背景技术
已知日本特开2006-144136号公报所记载的纺纱单元。该纺纱单元所具备的纺纱装置为,通过向纺纱室内喷射压缩空气来产生捻回气流,并通过利用捻回气流对被导入纺纱室内的纤维束加捻来生成细纱。由纺纱装置所纺纱的细纱通过配置在下游侧的卷取装置卷绕到卷装上。在纺纱装置和卷取装置之间配置有检测细纱的纱疵的清纱器。
当由清纱器检测到纱疵时,纺纱装置停止向纺纱室内喷射压缩空气,使纤维束的加捻停止。在纤维束的加捻停止的状态下卷取装置卷绕细纱,由此在纺纱室部分纤维束和细纱的连续状态被截断。
在纺纱装置中被截断并由卷取装置卷绕一侧的细纱的纱头上,附着有未被加捻的纤维束部。但是,未对附着在细纱上的纤维束部的长度进行控制。因此,根据细纱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的不同,有可能不能够从由卷取装置卷绕的卷装容易地拉出纱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气纺纱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气纺纱机,其中所述纺纱装置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纺纱喷嘴(1)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纺纱喷嘴(1)前方的输出罗拉对(20),所述延伸件(13)具有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凹入表面部分(19),其中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邻近所述输出罗拉对(20)的第一罗拉(22)的套筒表面(21)伸展,并且其中所述延伸件(13)的凹入表面部分(19)和所述第一罗拉(22)的套筒表面(21)优选地同心伸展。
可选的,所述凹入表面部分沿着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伸展的方向具有宽度B1,并且所述第一罗拉(22)的邻近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的套筒表面(21)具有宽度B2,B1与B2之间的比例具有大小处于0.2至5之间的值,优选地处于0.5至2之间,特别优选地处于0.8至1.25之间。
可选的,所述延伸件(13)具有邻近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的第二表面部分(23),其中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邻近所述输出罗拉对(20)的第二罗拉(24)的套筒表面(21)伸展,并且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是至少大致平坦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的平坦区域的垂线(31)与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所述纤维引导通道(7)的纵向轴线包围大小处于0°至60°之间的角度α。
可选的,在各种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罗拉(22)与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罗拉(24)与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第一罗拉(22)与所述凹入表面部分(19)之间的距离A1小于所述第二罗拉(24)与所述第二表面部分(23)之间的距离A2。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喷气纺纱机,优化了纺纱工艺。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已知纺纱装置的侧视图;
图2表示已知纺纱装置的局部剖面;
图3表示如图2所示的纺纱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